导诉台是法院直面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她,用心释疑解惑,用情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便民作用,做好“螺丝钉”,她是江北新区法院立案庭书记员周静。
导诉台是法院直面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她,用心释疑解惑,用情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便民作用,做好“螺丝钉”,她是江北新区法院立案庭书记员周静。
“有人欠我工钱,我想起诉他,需要准备什么样的起诉材料?”
“我以前的案件判决书找不到了,我想调档怎么办?”
“我需要法院出具生效证明,怎么申请呢?”
……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实实在在困扰着每天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当事人。导诉工作很细小、很琐碎,但作为直面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法院的“初印象”。小小的一方导诉台,以大大的笑容用心释疑解惑、提供服务,架起法院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便民作用,是我的工作内容,也是我应尽的责任。
尤记得今年冬天的一个暴雪天气,我正在导诉台轮岗值班,一位七旬老人拿着一张皱巴巴的欠条来导诉台咨询。原来,老人是一名粉刷工,马上快过年了,包工头却拖欠其工资迟迟不付。
接过这张皱巴巴的欠条,我进一步查询后得知,老人和包工头的户籍地都不在江北新区,但欠条上载明的劳务实际履行地在江北新区,此类案件无需经过劳动仲裁即可立案,并且我院有管辖权。于是,我主动为其提供了起诉状模板,在立案大厅指导其准备起诉状、身份证复印件、送达地址确认书等起诉材料。
老人在一旁写好材料后递交给我,起诉材料需要准备一式两份,老人只带了欠条原件,没有复印件。外面下着暴雪,他不会用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的自助式复印机,最近的复印店也有一千多米,不禁在诉服窗口急得团团转。遇到此类特殊情况,作为立案庭的一名工作人员,我立即为其扫描材料,委托暂无业务的窗口帮助其打印,材料齐全后,在立案窗口仅仅耗时5分钟,就成功立案。
“今天遇到好心人了!谢谢你们!”这是老人的切身感受,也是导诉工作成效的充分体现。
在立案过程中,导诉台的工作人员需要指导当事人填写相关起诉材料,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和法律释明,引导当事人到对应窗口办理业务,由立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复核,履行查询、联络、引导等多项便民服务责任……我想,变被动型服务为能动型服务,变单一型服务为全方位服务,做一枚促进高效立案的“螺丝钉”,让诉讼服务更加彰显司法温度,也可以闪烁“启明星”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