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农业科技 > 正文

0

11年,长江放流鱼苗50多万尾

来源:新华日报   2021-05-26 09:54:00

5月20日,长江泰州高港段,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正将一尾尾河豚鱼苗放流入江。在这个谐音“我爱你”的日子,他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向母亲河“示爱”。

他叫陈伟,是渔民的后代,深受长江的馈赠。而长江放流这一举动,他已坚持了11年,还被评为“中国好人”。从“四大家鱼”到河豚鱼,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正一步步兑现当初与长江的约定:等我长大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母亲”的养育,为长江做点事。

养育

年过半百的陈伟,对长江有着一份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70年前,爷爷陈庭根从镇江扬中市举家迁居到泰州市高港区的永安洲镇,从此以捕鱼为生;父亲初中毕业后,在浙江嘉兴做过篾匠,最终还是干起贩卖河豚鱼的行当;陈伟生于斯、长于斯,长江是他童年最好的“伙伴”。

陈伟4岁那年,妹妹呱呱落地。新生命的降临,给家里带来了幸福和喜悦。哪知道,妹妹出生还没满月,就因肚脐感染发炎住进了医院,这在当时需要一笔不小的治疗费,一般家庭都难以承担。幸好爷爷、父亲常年捕鱼、贩鱼,家里还存有积蓄。经过治疗,一个月后,妹妹康复出院。“没有长江,我们家很可能就没钱给你妹妹治病!”这个故事爷爷时时讲起,伴随着陈伟长大。

捕鱼很辛苦,爷爷奶奶经常凌晨两三点就起床去江边,用竹竿、网袋、绳子制成扳罾,一忙就是三四个小时。有时一网下去,能捕到近百斤鱼虾,鳜鱼、鲈鱼、银鱼、鳗鱼……“初一月半早晚潮,一潮晚三刻,二十一二三,潮不上滩……”这句爷爷根据每月涨落潮规律总结的顺口溜,陈伟至今还能脱口而出。

但对儿时的陈伟而言,快乐才是长江馈赠给他最好的礼物。家,距离长江江堤直线距离30多米。放学后、节假日,他带着小伙伴跑到江边,钻进芦苇荡内捉小虾;退潮后,拿着脸盆捡起“困”在小沟塘内的鱼虾……就连每晚躺在床上,他都是在波浪声中进入梦乡。

“记得当时一捉到小虾,就赶紧剥了壳放进嘴里,那味道可鲜甜了!”每每想起,陈伟脸上不由露出笑容。感恩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芽:“等我长大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母亲’的养育,为长江做点事。”

长江,养育了陈伟一家三代人,也培育了这家人勤劳、助人的好品质。周边乡镇村民到永安洲镇买猪仔,遇到钱不够需要担保人,爷爷陈庭根总会放下手里的活跑过去,“生活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渐渐地,陈伟家多了不少“亲戚”,有的至今还有联系,无论谁家有了喜事,都会叫上做客。

放流

高中毕业后,陈伟帮着父亲打理贩鱼生意。每次经过长江边,他总会停下来看看。让他痛心的是,随着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日渐严重,长江渔业资源日渐衰退,童年记忆里再平常不过的“长江三鲜”渐成“稀罕物”。

2010年,高港区计划打造一个以河豚鱼为主的江鲜养殖基地,当地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一个就想到陈伟,盛邀他投资运营。“投入高、风险大,还累人,咱们家就安安稳稳地贩鱼,日子过得也挺好。”父母劝道。没想到,陈伟答应了,在他心里,搞养殖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放流。

从第二年开始,陈伟每年都自发来到长江放流鱼苗。起初,他放流的鱼苗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为主。2018年起,他开始放流河豚鱼苗,是泰州市以个人名义出资增殖放流长江特有品种的第一人。

“钱赚多了,净往长江里扔。”“人家想出名,我倒要看看他能坚持多久。”……起初,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冷言相向,陈伟却满不在乎:“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嘴长在别人脸上,爱咋说咋说!”11年来,他累计花费30多万元,将50多万尾鱼苗放归长江。

“2019年8月,有人在泰州内河捕获到一条河豚鱼,朋友拍照发给我。我一看,这条河豚鱼跟我之前放流的很相似。”言语间,陈伟很是兴奋,“这说明,河豚鱼在长江生存下来了,放流行动有了效果。”

在陈伟心里,还有一个埋藏多年的心愿——为长江野生河豚鱼“寻根”。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与中洋集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渔业研究中心成功培育出适应人工养殖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中洋1号”,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暗纹东方鲀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水域,也是我们儿时最常见的一种野生河豚鱼,但随着人工养殖、基因退化,使其原生态的样貌有了明显差异。”今年,他不惜投入200万元,与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技术合作,还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鱼苗繁殖基地,“我们将把具有野生河豚鱼特征的鱼种挑选出来,再进行多代选育,最终繁育出原生态品种,再放归长江。”

带动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2019年3月,陈伟牵头成立“健康江来”志愿服务队,成员从起初的六七个增加到23个。每逢组织长江清洁、放流等活动,只要他在微信群一倡议,其他成员立即响应。在保护母亲河的道路上,他感觉“不孤单”。

来自扬中的张响锁,从事水产生意,2年前加入到“健康江来”志愿服务队。陈伟每年组织放流行动,她都积极响应,无论多忙也要赶过来。她说,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陈伟坚持一天,自己就不会“打退堂鼓”。

“挺佩服他的,这些鱼苗可都是钱啊,说放就放了,一般人哪能做得到啊。”高港区护鱼队队长赵押宝和陈伟是老熟人,每年陈伟组织放流行动,他都会赶来帮忙。“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现在就希望能多一些像陈伟这样的人,用行动为子孙后代留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赵押宝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 董鑫 通讯员 邵釜明 杨鼎 李誉

标签: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