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质量安全 > 正文

0

南京市水稻测产屡创新高的背后

来源:南京日报   2023-11-14 16:12:00
“六合区耕地质量提升‘四新’集成展示与技术研究项目核心示范区60.68亩徽两优广丝苗水稻,平均亩产741公斤,高产田块亩产甚至达780公斤!”“浦口区兰花塘使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的100亩南粳46,亩产达801.9公斤!”

“六合区耕地质量提升‘四新’集成展示与技术研究项目核心示范区60.68亩徽两优广丝苗水稻,平均亩产741公斤,高产田块亩产甚至达780公斤!”“浦口区兰花塘使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的100亩南粳46,亩产达801.9公斤!”

……

金秋时节,水稻测产丰收的喜讯从南京市各地陆续传来。南京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水稻种植规模和产量并不占优势,但从今年已收水稻实收测产情况看,部分田块单产却再创历史新高。水稻测产屡创新高的秘密是什么?记者走进各粮食主产区一探究竟。

改造“良田”,粮油基地90%建成高标准农田

苏皖交界,六合区竹镇镇立友农机合作社的粳稻这几日迎来丰收,千亩稻田里,金色稻浪翻滚,收割机、翻土机同时上阵,联合抢收、抢翻作业。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合作社负责人张立友抑制不住喜悦之情:“产量一如既往的稳定!亩产轻轻松松超650公斤。”

丰收背后,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竹镇地处六合区西北部,半山半水、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外加零星开垦的“烧饼田”“油条沟”,让这里农业生产成本普遍偏高。为了提升农业产出,当地试点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昔日零散的“烧饼田”被整齐的道路勾连整合,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过去种水稻是‘望天收’,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后,又进行了土壤改良和土地休耕,过去的‘蹩脚地’成了如今的高产田。”张立友说,如今靠着完善的沟渠泵站体系化灌溉设施,遇上旱涝天气都不怕,合作社今夏收割的小麦亩产首次突破500公斤。

万物土中生,地之不存,粮将焉附?保“粮”的根本就是保“田”。近年来,南京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发展中的基础设施短板,让中低产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今年,在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5万多亩的基础上,南京又落实新建面积0.52万亩,改造提升4.96万亩,目前全市优质粮油基地90%建成高标准农田。数据显示,相比一般非项目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机械化水平要高15—20个百分点,产能一般能提高10%—20%,为实现丰产丰收奠定了重要基础。

选用“良种”,优质食味稻米占比超64%

良田遇上良种,才能多产好粮。为给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攥紧种子“芯片”成为南京市各粮食主产区的共同选择。

本月7日,江宁区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植基地万亩水稻迎来开镰时刻,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留下一茬茬秸秆。“今年街道水稻种植面积4万多亩,品种有南粳系列、宁香粳系列、镇稻、糯稻和杂交稻等。其中我们‘土桥大米’主推新品种是宁香粳9号,穗形比较大,米的外观晶莹剔透,口感软、香、糯,今年平均亩产量达650公斤。”站在田头,淳化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报喜。

在不少种田大户眼中,“宁香粳9号”是好吃又好种的新代表。这个由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高产、品质好、抗性强、成熟早等优点,是南京市农业科研院校的又一转化成果,目前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南京聚集了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单位和高校,科研能力强,育种水平高。省农科院的“南粳”系列、南京农业大学的“宁粳”系列等水稻优质品种,不仅高产好吃,且价格高销路好,正被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所选用。

南京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南京充分发挥种质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主推南粳46、南粳5055、宁香粳9号、南粳5718等优良食味稻米品种,打造优质稻米产业链。今年,南京水稻种植面积超120万亩,其中优质食味稻米占比超64%,呈现逐年递增之势。

推广“良技”,“慧”种田省心又增收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正在形成独特优势,后劲十足的科创实力正打破土地资源限制,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在兰花塘高标准农田,远程虫情情报系统和远程气象监测站采集到的数据,让种植大户邵名文和合作伙伴有了“天眼”,能预知天气、即时监测土壤墒情和虫害信息。

邵名文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的无人农场技术。赵院士还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智能化的农机监控终端,研发了全流程集成式智慧农业系统,农机在田里作业时,位置、数量、效率等数据,在手机上一目了然。

在兰花塘,可不仅仅只有一个院士团队。因紧挨着有“农业硅谷”之称的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兰花塘自然而然成了“黑科技”的试验田,赵春江、张洪程和沈其荣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均在此开展研究,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

“赵院士为我们实现农业信息化,张院士通过看天、看地、看苗就能精准诊断苗情,沈院士为我们精准提供生物有机肥。”邵名文笑着说,一田三院士,使这块复垦田第一年就获得好收成,水稻亩产从过去平均450公斤涨到如今650公斤以上。今年使用沈院士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的100亩田块,亩产更是达801.9公斤,再创新高。

从育苗、插秧、管理,到收割、烘干和仓储,在“良技”助力下,南京农业生产力水平持续跃升。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集聚院士团队近10个,建成国家及省市科研平台80余个,打造先进农业技术应用示范场景50多个,优质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水稻长势遥感监测与精确施肥、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等一批新技术得到落地应用。

培养“良人”,破解“谁来种田”时代之问

连日来,位于六合横梁三友湖基地的艾津稻园迎来一批批研学队伍,收割、掼谷、碾米,大家现场体验稻米生产全过程农事活动。艾津的10多名“绿领”硕士新农人则组成科普培训“讲师团”,提供专业讲解服务。

硕士研究生为何选择扎根田间地头?“农民种田,技术是难点,增收是痛点。让农民摆脱种地不挣钱的困境,是我们团队成立的初衷。”抱着这一想法,2016年,葛俊杰与其他十几位硕士研究生一起加入了艾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扎根乡村从事农技更新和推广。

有技术、有想法,是年轻人干农业的优势。无论是刚开始的“科技种田”,还是转向对农业全产业链过程的科学探索和实践,葛俊杰等人敢想敢干,艾津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产出的艾津欧标大米远销全国各地,成为餐桌上的“新宠”。

在浦口,90后新农人邵立昌已经成为父亲邵名文的“最佳拍档”,如今的他不仅是个“技术控”,还懂经营、会管理。“本科学的是营销专业,以前从来没想过‘务农’。”邵立昌笑着打趣道,如今他把擅长的营销应用于农产品销售,通过小程序、直播带货等,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邵名文对此竖起大拇指:“这小子,比我行!”

“年轻人不想种田,老年人种不动田。”未来谁来种粮、谁来务农?在南京,这一时代之问的答案是“良人种田”——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快速成长,以新技术、新服务、新渠道带动小农户共享收益。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南京市已有100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他们挥洒的辛勤汗水,已然浇灌出了丰硕果实。

标签:测产;水稻;南京

责任编辑: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