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栖霞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校地融合创新发展会议暨仙林科技城发展联盟第十一次理事会在仙林召开。此次会议以“深化融合 聚力奋进”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栖霞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栖霞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深化校地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及《栖霞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深化校地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正式发布;两个概念验证中心及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仙林中心揭牌;近30个校地、校企和产业合作项目签约。4位来自高校院所的领导和优秀企业家代表,围绕校地融合发展、校企合作作了主旨发言。现场还聘任了一批科技副总,举行了仙林大学城实验室开放创新联盟启动仪式,一系列务实举措标志着栖霞三区深化校地融合工作迈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会上发布了栖霞三区深化校地融合行动方案及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
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三年,栖霞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将助力高校累计新增“双一流”、ESI全球前1‰学科和前1%学科10个,支持高校院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通过验证、孵化落地项目40个,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1000项,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不少于100个,同时,将大力引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和发明专利授权量每年增长20%。
在政策措施方面,栖霞三区将从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区域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等方面入手,为校地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例如,对新增入选“双一流”学科的高校给予500万元奖励,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建设支持,对盘活高校科创载体资源给予租金补贴等。
在当天会议上,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党工委书记,仙林科技城发展联盟理事长戴华杰介绍,仙林科技城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同心同向,坚持不懈实施校地融合发展战略,抓住18所高校20万师生、45名两院院士、1800多名高层次人才、19个双一流学科这些宝贵科教人才资源,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光电显示等主导产业集群,一体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不断拓展大学城创新圈、行政区孵化圈、经开区产业圈“三圈叠加”的丰富内涵、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创新在校区、创业在园区、产业化在开发区”的区域协同创新之路。
目前,栖霞区域内不仅坐拥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3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8.3万平方米大学科技园、48个科创载体、73个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还先后布局了20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合成生物创新谷、概念验证中心崭露头角,创新活力强劲。
当天,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仙林中心”“南京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南京邮电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揭牌成立。这些项目的揭牌不仅标志着栖霞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南京经开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全面合作;仙林大学城与南京大学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分别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领域的人才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仙林大学城与南中医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仙林园区”……会议见证了以上校地合作项目在内的近30个项目签约。这些校地、校企和产业合作项目涉及众多高校和知名企业,不仅为栖霞三区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也将为区域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行,为栖霞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的校地融合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地合作将更加紧密,创新成果将不断涌现,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共同书写校地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助力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区域。(李慧珍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