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守护舌尖上的非遗!江北新区法院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首例非遗商业诋毁诉讼案件
2024-08-23 13: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培敏  
1
听新闻

一大碗热腾腾的三鲜面,一小碟香喷喷的猪头肉,开启了南京六合人民寻常的一天。

苏东坡在《猪头颂》一文中写道:“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猪头肉入口即化,一抿下肚,肥而不腻,咸淡适中,老少皆宜,成为了许多六合人餐桌上的必备佳肴。

8月16日下午,江北新区法院自贸区法庭首次采用“3法官+4陪审员”模式组成7人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与猪头肉相关的商业诋毁诉讼案。

“六合猪头肉制作技艺”系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滕某某、常某某被认定为六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原告经营者系常某某妹妹,被告经营者系常某某女儿,双方均自称老字号,被告公开传播原告系盗版,双方就该信息是否属于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是否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各执一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江北新区法院受理此案后,快速组建由3名审判员和4名人民陪审员构成的7人合议庭对案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审理,将法官的专业性与人民陪审员的群众性相结合,使案件的审理既体现法律的专业性,又兼顾了民众的观念和价值观。开庭时,在审判长的主持下,庭审活动井然有序,评议阶段,审判长首先归纳案件事实问题清单,然后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就事实问题进行共同评议,随后进行了表决。

“走遍全国,吃在六合”,六合是“中国美食文化之乡”,不少美食都被列入非遗名录,六合猪肉头作为其中之一,历史悠久,在区域内享有一定声誉,是百姓日常生活饮食的一部分。本案是江北新区法院受理的首例涉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诋毁诉讼案件,江北新区法院将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在把产品推出去的同时,把六合乃至南京的文化传播出去,以司法之力为非遗添砖加瓦!(张岚 杨飞)

标签:
责编:赵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