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以来,栖霞区法院第三批抗疫先锋队队员已坚守沪宁高速卡口15个日夜,他们努力适应着不规律的作息和隔离式生活的枯燥,默默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是谁给了他们坚持的勇气和动力?“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后盾更是铠甲。”这是所有队员给出的共同答案。
爸爸,我想你了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你了!”“爸爸打病毒去了,打赢了就回家!”
![](./W020220420712929716071.jpg)
霏霏小朋友今年3岁,是抗疫先锋队队员吴宇的女儿。自吴宇4月5日参加沪宁高速卡口防疫任务后,霏霏便再也没见过他,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给爱人张罗。出发前,吴宇跟女儿约定,每天晚上会进行视频聊天,说会儿“悄悄话”。每当贴心的小棉袄问起“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吴宇都会告诉孩子,自己打病毒去了,打赢了就回家。15个日日夜夜,一块小小的屏幕,承载了女儿对爸爸无数的想念,诉说着家人之间无尽的牵挂。
女儿放心,我很好
“女儿放心,妈妈身体好着呢!”
![](./W020220420712929759509.jpg)
上午8点,刚刚上过大夜班的王谢雯,给女儿瑾瑾发送了健康短信。
高速卡口防疫工作模式是三班倒,大家每天都在各种车辆的轰鸣声中进行工作,工作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身体在短时间很难适应。尤其是凌晨12点到上午8点的大夜班,对身体消耗极大,王谢雯也出现了头疼、失眠、拉肚子的症状。远在龙潭的女儿得知后,很牵挂妈妈的身体。为了不让女儿担忧,每次下夜班后,王谢雯都会第一时间发送健康短信向女儿报平安。懂事的女儿理解妈妈的辛苦,经常鼓励妈妈要坚持下去。
年轻人,要敢拼敢闯
“年轻人要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要敢拼敢闯!”
![](./W020220420712929794631.jpg)
张鑫仁是一名95后,接到高速卡口防疫任务的前2天,他刚从临时管控区的抗疫战场撤下来,还未来得及休整,他又义无反顾踏上征程。
从前线到前线,从战场到战场,张鑫仁没有二话,毅然决然。在卡口抗疫的半个月,张鑫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服从组织安排,不抱一句怨,不说一声苦。
他说自己临行前,爸爸嘱咐他:“年轻人要对社会有贡献,要敢拼敢闯!”
你懂我的坚守
“你懂我的坚守,我懂你的不易。”
![](./W020220420712929822787.jpg)
先锋队员阮之豪,也是从社区抗疫战场转战高速卡口战场。尽管工作非常艰辛,他仍信心满满,毫无怨言。
他心系抗疫,有人心系他。对于两次参加抗疫先锋队,他的女朋友不仅没有怨言,反而给他加油打气,在煲电话粥互诉衷肠时提醒他注意防护,嘱咐他一定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