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静)2021年2月26日,江苏首个自由贸易区法庭——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正式挂牌成立。距今已有一年,原定于3月18日举行的现场发布会,因为疫情影响,改为线上举办。新区法院精心安排,让记者们通过网络了解到,一年来,新区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一年来,新区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护航自贸区南京片区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最高人民法院及省法院领导调研自贸区法庭予以充分肯定,相关经验做法被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评选为“全省法治市场建设优秀实例”。
成立一年来,自贸区法庭共受理案件5623件,结案4794件,收、结案数均居全市法院商事审判条线前列。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0.84%,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45.04%,结案标的总额约为77亿元。
自贸区法庭负责审理由新区法院管辖的商事合同、公司、破产等商事案件,金融类民事、行政案件,并集中管辖江北新区直管区、鼓楼区、浦口区、六合区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其中,商事、公司类案件2320件,金融类案件1257件,破产案件(含强制清算案件)60件,知识产权类案件1516件。
江北新区法院构建府院联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与新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综合治理局联合出台《关于落实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共同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自贸区法庭严格贯彻知识产权“强保护”要求,促进公平竞争,兼顾知产保护和中小企业发展利益保护。联合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在全市率先实现知识产权上诉案件跨域立案;推动南京知识产权法庭设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点,构建两级法院协同保护创新的格局。
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域外法查明及调研、培训合作机制,与浦东新区法院自贸区法庭、南京海事法院等开展交流合作,成立以青年干警为骨干的译学小组,建立译学规则,在交流共建中提升审判能力。坚持开放导向,吸纳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等高端国际商事调解资源,开展“外企进法院”活动,了解涉外法治需求,展现中国司法形象。
发布会通过5个案例的剖析,展现了自贸区法庭履职一年以来努力锻造最优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司法实践。新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下一步,该院将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理念,打造更多司法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