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江苏规划:探索水环境治理新模式 打造沿海地区水清岸绿宜居环境
2022-03-18 17:19:00  来源: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  
1
听新闻

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江苏“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而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提升是沿海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十三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沿海地区设区市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按照相关要求,2021年底,基本消除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是治水的第一步,为推动沿海城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结合沿海地区城市特色探究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路和方法。

生态优先,开展EOD“治水”新模式

江苏沿海由长江、淮河、古黄河三水孕育而成,冲积平原占主导,90%的地区高程在海拔10米以下。沿海片区河网密布,水动力不足,污染物排放容易集聚,且不易降解;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合流截流管网溢流污染和面源污染控制有待加强,晴好雨坏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生态岸线比例不高,生态脆弱。建成区内水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等多功能的有机联系,省规划设计集团认为,“治水理念”要从单一整治向系统治理、从基本功能实现向综合功能完善转变。而EOD模式强调生态导向的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该种模式与沿海地区发展的理念和方向高度契合,沿海地区可开展EOD模式试点探索,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策,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在黑臭水体整治基础上,省规划设计集团建议,应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效,提升治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精细化程度,从原来的堵排口到溯源排查,系统治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从局部到整体、上下游、左右岸、区域流域,从粗放到精细化规划、建设、管理。推进沿海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实施工业园区企业清、雨、污分流。提升沿海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置能力,开展城镇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加快实施污水提质增效精准攻坚工作。

水环境治理要更加关注水的雨污同治、内外同治,并从水体本身延伸到水岸同治,将滨水空间作为治理对象进行综合整治提升,以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同时,水系空间的治理应同样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理水、提质,到筑境、营城,最后对接新城建,融智。以涉水空间为载体进行综合治理,根据沿海地区河网密布、百河之城的特点,构建基于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的水系建设方案;倡导开展亲水空间建设,提倡亲水空间串联慢行通道、景观走廊、宜居环境、社区文化等,以水为纽带开展城市空间建设的风貌引导、优化整合、提升改造;加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激活城市动能,释放滨水空间价值潜力,实现“河通水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景美文昌”。

《盐城市城北水系规划》水功能综合规划

滨水空间建设指引

由点及面,推动河海同治

城镇是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区域,以城镇水污染防治为重点,连片推动区域、流域及近岸海域的水环境质量提升和生态保护,实现“陆海统筹、河海同治”。

江苏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美丽江苏建设中提出要以江河湖海为脉络优化空间格局,充分彰显“水韵江苏”之美。省国土空间规划“两心、两带、两屏、多廊”生态空间格局的构建,主要围绕水系脉络展开,而沿海滩涂湿地的保护、洪泽湖—淮河入海水道生态涵养等是沿海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严格生态空间管控机制;推动沿海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及近岸海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物多样性。

国土空间生态空间格局

以城乡污染物防控为重点,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入海河流水质,逐步推进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建立逐级河流到近岸海域的污染防控联动机制,强化水污染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推动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和陆海水污染同步防治。

优势转化,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在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深入研究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省规划设计集团市政院基于参与的《基于自然生态理念的城市水系统问题解决方案的全效益评估》项目已开展部分探索。项目运行期满后,取得收益的净现值远大于支付成本。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化核算对于完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加大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具有重要意义。

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基础上,应创新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沿海地区生态优势明显,拥有优良的滨海湿地资源、滩涂资源等,城市内水绿空间丰富,形式多样。以优质的生态资源有序推进生态旅游开发产品,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开发,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沿海地区广阔滩涂已经成为一张名片,而沿海城市的建设也应以保护为前提来开展。以EOD理念为指引,以水系空间为载体,结合城市更新、滨水区建设、滨海特色风貌塑造和滩涂资源的合理利用,打造出沿海地区复合水价值、水功能的水生态产品,为实现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标签:黑臭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
责编:蒋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