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梅花戏剧奖竞演演员线下系列活动走进栖霞
2021-05-17 10: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正在南京火热举行中,系列展演让南京戏迷一饱眼福。为了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艺术赋能城市,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优秀戏剧和梅花奖竞演演员的魅力,作为梅花戏剧角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梅绽金陵礼赞百年”梅花奖竞演演员线下活动的举办,为南京市民奉献一道丰盛的戏剧盛宴。

5月15日,由栖霞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梅花奖竞演演员线下系列活动栖霞专场举行,革命现代京剧《向警予》、晋剧《战地黄花》剧组主创分别走进栖霞区晓庄学院陶行知纪念馆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现场观众面对面交流。

5月15日上午,京剧《向警予》剧组主创首先来到晓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凭吊,了解晓庄十英烈事迹,“向警予”与晓庄十英烈隔空对话。晓庄英烈是发生在栖霞土地上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栖霞区极为珍贵的红色资源。此次隔空对话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呈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更立体地传播红色历史、歌颂革命英烈,让党史更贴近群众,尤其是走进年轻人心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见面会上,《向警予》主创团队介绍了参选剧目创作故事。《向警予》是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一部革命现代京剧,以向警予被捕前一年的英勇事迹为基础,围绕赞颂英雄、讴歌时代主题,展现了向警予追求理想、严守秘密、忠于信仰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该剧突出京剧化和戏剧性,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剧中的音乐唱腔既有传统京剧唱腔特色,又融合了湖南民歌和花鼓戏元素。

此次梅花奖竞演演员——《向警予》主演张璇讲述自己的从艺生涯及竞演梅花奖的故事,张璇表示,此次来到南京演出,既充满压力也满怀信心,饰演向警予对她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也是对自己一次心灵的启迪,更加坚定了其为湖南京剧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互动环节,陶行知纪念馆负责人黄孔融、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吴轶军分别谈了自己对剧目的感受和理解。第一次走进剧院观看京剧的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张舒涵同学说,虽然是被同学“带”去的,但却被这部剧深深打动了,她还引用了剧中的台词原文表达对剧目的喜爱和对主旨精神的理解,让张璇一下子湿了眼眶。张璇认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戏曲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与坚持,以及他们纯粹的初心。张璇还在现场表演了剧中的精选片段,并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梨杏飘香京剧社和栖霞区戏曲曲艺家协会的几位票友逐一指导表情、唱腔、身段。

5月15日下午,晋剧《战地黄花》主创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及部分票友一起分享了剧目创作以及剧组相关情况。《战地黄花》生动讲述了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华北社新闻战士黄君珏在1942年5月的反扫荡中,为了解救躲在山洞中的战友和太行山的父老乡亲,舍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在太行山庄子岭的感人故事。主创人员多次上太行山进行采风,挖掘《新华日报》华北社在抗日战争中悲壮的动人事迹,经过精心整理、编创、排练,成为全国第一部用晋剧艺术展现战地记者英勇事迹的创新之作。

一份新闻人的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的那段时期,南京师范学院招收新闻学专业学生40人,接受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新华日报社和学校联办共管,理论课程由学校承担,班主任、实践课程均由新华日报社负责委派。40多年前的一次交集,让一张报纸和一所学院联系紧密。40多年来,它们如战友般亲密无间,并肩站在新闻传播的战线上,共同记录下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出一大批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开辟了江苏传媒人的新时代、新风尚。

在活动现场,新华日报党史研究所所长赵剑波、南师大新传院党委书记沈菲分别就新华日报的发展历程和新传院人才培养理念等进行了交流。

竞演演员郑芳芳在谈到此次演出最大的感触时表示,“在晋剧《战地黄花》中,我饰演了为革命献出生命的新闻战士黄君珏同志。我不仅是一名戏曲演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认为我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英雄人物演好、唱好,把红色文化宣传好。我们的每一场演出不仅仅是丰盛的戏曲文化盛宴,更是向抗日战争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新闻战士学习的一堂生动课。”

在戏剧演唱中,有悲愤激昂的抗战誓言,也有温柔的儿女情长,郑芳芳以刚柔并济的表演方式,表达出新闻烈士宏大的家国情怀。现场,郑芳芳即兴演唱了一段经典晋剧,并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光裕戏曲社的同学学习水袖技巧,好几位票友也争先上台演唱,参与热情高涨,晋剧、越剧、京剧、南京白局等不同戏曲曲艺相互交流学习,让观众大饱耳福。

此次梅花奖竞演演员线下系列活动为栖霞居民和戏曲爱好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感受经典的魅力,了解戏曲的形式,享受戏曲的魅力,让优秀的文化得以在基层传播。现场观众们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精彩的活动,不仅饱耳福、过足瘾,学习了许多戏曲文化知识,更激励新时代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弘扬烈士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