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林勇、马素萍、刘峰生)4月27日,中央电视台7套《军迷行天下》“我的红色传家宝”专题栏目组,来到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三里桥社区82岁的孙玉兰家,拍摄“一块丝巾”背后的故事。
孙玉兰的老伴刘美南是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舟山战役、抗美援朝的老兵。60多年前,在朝鲜前线,孙玉兰收下刘美南赠送的印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的丝巾,这块定情信物,孙玉兰作为红色传家宝一直珍藏至今。
![](./W020210514639396165053.png)
山洞里活捉土匪
“我在部队是一名卫生员,一次偶然机会,我与战友活捉了一个土匪头子,荣立二等功,这是我在战争岁月里最自豪的一件事。”今年94岁的刘美南开心地回忆。
在孙玉兰、刘美南老两口家,刘美南拿出他精心保存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纪念章,这些纪念章虽然已经褪去了当初的颜色,但见证了刘美南曾经亲历的烽火岁月。
刘美南介绍,在华东野战军,他担任连队卫生员,专门负责急救战场上的伤员。在淮海战役,他曾经被一枚炮弹震伤了耳朵,身上多处被弹片擦破,幸亏躲避及时,不然就牺牲了。
“当年解放舟山群岛时一个岛上盘踞了20多名土匪,其头目留有大胡子,战斗结束后,‘大胡子’却不见踪迹。”刘美南说,他与一名通信兵在岛上寻找战利品时,在一个山洞里偶然发现了他,于是将其活捉,部队为此对他们进行了嘉奖。
![](./W020210514639396269764.png)
扬州姑娘爱上他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刘美南从朝鲜回国,在扬州学文化。”孙玉兰介绍,这期间她与刘美南相识,虽然刘美南比她大12岁,她还是选择了他。
刘美南学习结束后返回朝鲜,1957年,孙玉兰前往朝鲜前线看望刘美南。“刘美南所在的部队当时位于朝鲜东海岸,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志愿军官兵们仍时刻保持着警惕。”孙玉兰说,她在哨所里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敌人的舰艇。
当年,经常有国内的慰问团到前线慰问,刘美南收到了一块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淡黄色绸缎丝巾,于是他将这块丝巾作为定情物送给了孙玉兰。
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胜利归国。
夫妻俩不忘初心
刘美南虽年逾九旬,记忆力依然很好,这与他平时养成的好习惯有关。
“每天上午与下午,刘老都会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用两根渔竿做成的长笔在地上练字,已坚持了十多年。”三里桥社区党委书记林勇说,老人家原来经常写“为人民服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现在写得最多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W020210514639396446879.png)
曾经是厂医的孙玉兰,退休后成为三里桥社区银发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7年来,志愿服务队每天为居民提供测量血压、健康咨询等免费服务。孙玉兰在家是刘美南的“贴身护士”,在社区则是大家的“社区医生”。“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所有人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孙玉兰说。
据了解,“我的红色传家宝”专题栏目将于6月30日晚9:22正式开播,届时,“一块丝巾”的故事将在节目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