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质量安全 > 正文

0

好地出好粮,丘陵山地变身“聚宝盆”

来源:南京日报   2021-05-13 07:44:00

“这里原来根本种不了庄稼,现在你瞧瞧,这麦穗现在长得多好,沉甸甸的,粒粒饱满。”去年还是一片零星田块的丘陵上,现在千亩平整连片的田块麦浪起伏。有了高标准农田的保驾护航,南京富丰缘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海波对种田信心满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近年来,南京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累计建设各类高标准农田888个,总面积213.89万亩,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耕地质量不断提升,为牢牢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权筑牢保障。

丘陵“整”出新耕地

记者在高淳区桠溪街道镇南社区一片3000多亩的小麦地前,见到了承包户徐海波。他原先从事水产销售,近几年被种田吸引重回乡村。“现在种田比以前稳定多了!”

去年11月,徐海波承包这片土地后抢先播种了一批小麦。“一般来说,第一年翻耕土地有回肥期,土壤的自然肥力还没有跟上。不过多亏了这高标准农田,今年保产还是没有问题的!”

南京多丘陵,这对稳定粮食生产和推广机械化作业增加了难度。而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整治将零星田块变成集中大田,农田结构布局得到改善,同时深翻深松土地,改善了农田耕作层,丘陵山地摇身一变成了沃土良田。

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夏世飞介绍,高标准农田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田间路网布局,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打下基础,大大改善农户生产条件。

截至2020年年底,高淳区桠溪街道镇南社区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669.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9公顷,建设69.3公顷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切实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稳产增效提供基本保障。

靠天吃饭变旱涝保收

整治田块只是第一步。水利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在徐海波的记忆中,以前种田“靠天吃饭”,一年的收成如何要看雨量足不足、旱情有没有、灾情重不重等情况。即便水量充足,灌溉还需要人力挑水运输到田坎边,耗时费力,效果还不好。

而现在记者在田间看到,田沟间布满管道,水泵从渠槽抽水上来,自来水阀门一开,潺潺流水瞬间朝着田地四周奔去,管道齐头并进。浇地不费力、排水不用愁,真正实现节水高效、旱涝保收,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高标准农田完善了田间灌排沟渠、机耕道路及桥涵、农田林网等基础设施,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目标,让种田不再靠天收。”夏世飞介绍。

近年来各区财政投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动力增强。据了解,今年江北新区、江宁区、浦口区、溧水区等财政投入资金共5819.91万元,为全市粮食旱涝保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壤肥力促进稳产高产

耕地质量提高是粮食高产的助推剂。“以前我这片水稻亩产只有1000斤左右,现在已经提升到1200多斤。”六合区冶山街道农户陈国宣的高产得益于耕地质量的提升。

2018年他承包280多亩农田种植水稻和小麦,2020年该片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增加有机肥料投入来加大土壤改良力度,提升耕地地力,水稻亩产量提升显著。

“评价一块地土壤的好坏,有机质含量是最主要的评价标准,而播撒有机肥则是速度最快的方式。”六合区农业农村局耕保站副站长陈其军告诉记者,此后会通过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等方式维持土壤肥力。据介绍,通过监测发现,近两年六合全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从2013年的22g/kg左右提高到了25g/kg,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切实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耕地质量提升片区建设项目逐年推进,高标准农田面积持续增加,耕作条件显著改善,农业发展后劲十足。今年计划完成立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7个,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5.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925亩,推动粮食生产能力与综合效益稳步提升,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更上一级新台阶,扛稳南京粮食安全重任。实习生 林曾霞 记者 王丽华

标签: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