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乡村振兴 > 正文

0

小农场”展现乡村振兴“大作为”

来源:南京日报   2023-09-22 14:06:00

“十年来,我们农场已经从最初的单一生产发展到如今集农业生产、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农业科普等于一体,这都要感谢南京为我们提供的‘肥沃土壤’。”农场主孙家华感叹道。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华家庭农场正是南京市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的缩影。9月19日,南京市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会议暨第二届最美家庭农场发布活动在浦口区举办,回顾总结南京市家庭农场十年发展历程,探讨新阶段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和路径。

十年深耕,十年笃行,南京市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纳入全国名录系统家庭农场已达8792家,承担全市一半以上的粮食、蔬菜稳产保供任务,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加快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作出重要贡献。

十年创建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68家

颗颗饱满的阳光玫瑰,膏脂丰腴的螃蟹,光洁盈润的稻米……在当天“最美家庭农场”精品农产品展示区,农场主们纷纷摆上了自家的“镇店之宝”。江宁区孙家华家庭农场展位上,无花果、阳光玫瑰、猕猴桃等水果整齐摆放,农场主孙家华正热情邀请大家去他家农场采摘、垂钓。

包括孙家华家庭农场在内,它们都是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载体。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和培育家庭农场以来,南京市坚持培优育强、精准服务、示范联动,大力实施以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振行动,稳步推进都市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2013年,南京成立第一家家庭农场,从此,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呈现出经营实力稳步提升、科技支撑显著增强、经营业态聚合升级、利益联结日趋紧密等四个特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屹说。

截至目前,南京累计创建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68家,全市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约113万亩,单个家庭农场平均经营面积118亩,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得到推广运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5%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

家庭农场成南京乡村振兴“生力军”

当天,南京市还为江北新区余思思家庭农场等24家第二届“最美家庭农场”颁奖。获奖的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农场主朱春华是一名返乡新农人,2012年以来,他积极参加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青年农场主培训等,购买新型农机设备苦练技术,并将农场种植中的新技术、新模式积极推广给周围群众。在他的技术推广下,周边农户水稻亩产年年创新高,水稻机插秧亩产都达到或超过650公斤。“一个人富裕并不算富裕,只有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朱春华说。

记者发现,当天前来参会的农场主来自四面八方,有通过培育转观念长技能的在乡“老农”;有曾在城市打拼、市场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新农”;还有一批怀揣创业创新梦想的返乡大中专学生,是为“智农”,他们对政策、市场更敏感,传递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使传统农业焕发出时代光彩。

在这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场主带领下,南京市一大批家庭农场壮大了规模,盘活了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鼓起了农民钱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数据显示,2022年南京市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达35.6亿元,年平均收入达40.5万元,年总收入超50万元的家庭农场1982个,最高的超2000万元。单个家庭农场户均常年雇工2—3人,带动周边农户常年就业超过1.5万人,可为受雇农民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家庭农场已成为南京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南京家庭农场发展经验获肯定

历经十年发展,南京探索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受到多方认可。

活动现场,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发来视频致辞,充分肯定南京市家庭农场十年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他表示,南京市家庭农场发展十年来,始终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始终坚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定位,形成了链式发展、集群发展、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始终注重示范引领,打造了“六美家庭农场”标杆品牌;始终鼓励“抱团”发展,形成了“三级”联动、“八方”聚合的南京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体系,在近日举办的“全国家庭农场庆丰收活动”上,南京交流了做法经验,为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好示范。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善平认为,南京市家庭农场培优培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江苏省百佳家庭农场和十佳家庭农场服务联盟评比活动中,虽然南京家庭农场总数只占全省5%,但获奖总数却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发掘了一批可看可学的家庭农场和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发展标杆、榜样。”他说,江苏省家庭农场促进条例预计年内出台,全省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南京可以抓住政策发展机遇,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

立足新起点,如何更好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合作经济处副处长孙少磊认为,要坚持规模适度,避免因一味求大难以精耕细作,造成亩均边际效益递减;要着力提升家庭农场规范运营水平,加快推广使用“一码通”和“家庭农场随手记”;此外还应抓好家庭农场带头人培育工作,加强指导服务,让家庭农场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记者 杜莹

标签: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