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涌入活力“新因子”
有瓜果采摘,有垂钓中心,还有跑马场、游泳池、射箭场……被誉为“常州第一村”的天宁区郑陆镇牟家村每到周末就成了近郊游、乡村微度假的热门地。
从净资产仅3万元的贫瘠小村,到净资产上亿元的富裕村、文明村,牟家村在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的征程上,吸引了不少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这些掌握专业技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年人,成为牟家村振兴的活力“新因子”。
现任村支部书记牟云龙是最早返乡的大学生之一。1994年,他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科系时,村里正力推“二田制”——农户只种自己的口粮田,剩余土地全部由村集体安排。此后,村里还组建了江苏省第一家以耕地和经营性集体资产为总资本的村级股份合作社。这让包括牟云龙家人在内的全体村民尝到了土地集约管理的甜头。
与此同时,工业经济也在快速跟上。“在我毕业时,村里一批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得很好了。”牟云龙毅然回乡,进入当时的村企常州创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原武进圆织机厂),风风火火干起了销售。2009年,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一脉相承创业路。2010年,从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的李东骏,“跳槽”到工业基础扎实的牟家村创业。因看中改性塑料行业的上升期机遇,他创办了常州市鼎鑫塑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攻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改性研发、生产和销售。
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不一而足,但牟家村在厂房的基础建设,以及创业政策的落实、贷款支持等方面,都提供了支持。“后续发展中,村里也一直跟踪指导,切实帮助他解决难题,推动企业规范健康稳步发展。”李东骏说,去年公司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实现利税122万元。
和李东骏一样,80后村民李潮也见证了牟家村的一次次嬗变:村里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形成600亩工业区、600亩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区、300亩居民集中生活区;申浦路两侧建造店面房,打造成商业一条街,集体资产持续保值升值;村里贯通了生态景观河,建成牟家观光园、文体公园、农博馆、村史馆、博物馆等,尤其是居民集中生活区,以“户有宜居”为特色统一设计,充分保留和彰显了乡村的特点。
村里600多户人家,40%住进公寓式高楼,40%住在别墅群。住别墅的李潮感叹道:“房子有300多平方米,我一家三口和我父亲一起住。小区内配套设施齐全,还有标准化物业管理,生活幸福感很强。”
伴随村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2019年,在外打工、创业多年的李潮回到牟家村,发挥烹饪专长,在集中生活区开起农家乐。“紧靠伊酷拉精灵农庄等特色产业项目,既能做熟客生意,又能服务游客。”李潮说,尽管农家乐刚起步,又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去年的营业额依然达到了50多万元。发挥所学、反哺家乡,他信心十足。
95后陈琦是嫁到牟家村的媳妇,今年刚通过招考进入村综合办公室工作。学韩语、英语的她,此前在电缆行业世界500强企业的子公司任职,获得过企业“总经理奖”。放弃高薪辞职入乡,很多人觉得有点可惜,对陈琦而言,却是理性的选择。“院内有花园、出门进公园。住到这里,对生活宜居有了更真切的感受。”陈琦说,在城市社区都不“标配”的专业网球场,牟家村不仅有,还向村民免费开放。
如今的陈琦,对牟家观光园等牟家“名片”如数家珍。
从没有姑娘愿意嫁到牟家村到大批大学生返乡入乡,牟家村的跨越发展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牟家村经济合作社社长袁洪度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里近年来制定了优秀人才回村发展政策,落实“荣誉村民”制度。目前大学生毕业回村率已达80%。这批年轻人有想法有办法,将自己的智慧与乡情紧密结合,奋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成为推送牟家村信息、政策、福利的联络员、宣传员,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活力“新因子”。
李江民 徐佳誉 马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