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把产销对接作为服务三农的“牛鼻子”,多措并举搞活农产品流通,以流通促生产、以流通促农民增收致富,全力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W020210802542135060973.jpg)
拓销路,擦亮品牌激活力
凌晨5点多,涟水县汉唐蔬道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级车间里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包装芦笋,之后,通过冷链物流运输到南京、常州等地。
“我们利用15万元的供销社帮扶资金建起了分级车间和冷库车间,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现在,我们平均每天销售芦笋11000斤左右,年销售量超过300吨。”该合作社负责人胡敏爽告诉记者。去年,在淮安“淮味千年”品牌农产品推广展销会上,该合作社还成功对接了苏果超市总部,成为苏果超市生鲜基地,年利润增加了20多万元。
![](./W020210802542136461114.jpg)
2020年,淮安市创新构建“农批市场+生产基地+低收入农户”新模式,在南京众彩、常州凌家塘市场设立淮安农产品销售档口,芦笋、食用菌等农产品年新增销售2.2万吨;淮安区供销社依托淮安供销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驻电商企业26家,新设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消费扶贫专柜,与淮安区苏嘴镇沙吉村、健仪村签订苏嘴小西瓜种、产、销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主动接轨上海、南京等埠外市场,进一步加大产销对接力度,通过把淮安的优质农产品与外埠的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社区电商等直销渠道对接,产销对接之路越走越宽。
兴产业,精准扶持添动力
近日,记者来到金湖县名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只见太明蒜泥龙虾、老龙窝系列蒿茶、荷王莲藕汁、广源菜籽油等一批拳头农产品扎堆上架。“目前,我们已吸引全县60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的260多个优质农产品签约入驻。”该中心经理赵以诺介绍。
抱团才能共赢。在金湖县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宝国看来,乡村振兴靠单个企业一枝独秀无法完成,只有全域推进才能真正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通过集中展示销售特色农产品,能让我们摸清市场现状,实现精准扶持,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目前,该县江淮龙虾、银涂面业等企业已获得专项资金扶持。
去年以来,淮安市丰富扶持手段,加大扶持力度,多措并举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在5月22日举办的第二届江苏淮安苏嘴西瓜丰收文化节开幕式上,市供销社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市信用再担保公司等签约成立西瓜党建联盟,共同推进苏嘴西瓜产业做大做强。
![](./W020210802542137802365.jpg)
促流通,融合发展增实力
在淮安汇隆果品批发市场,进货出货车辆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该市场总经理王会龙告诉记者,在去年4月举办的全市订单农业助力产业扶贫签约活动中,汇隆果品物流中心与淮安区签订了产销对接合作协议。目前,正值西瓜销售旺季,汇隆果品市场每日购销地产西瓜100吨,有效地带动了南马厂、苏嘴等地西瓜生产基地的发展。
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积极参与农产品市场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在线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在线下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增效。该社还积极探索城市社区为民服务综合体建设,引导大学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形成集餐饮、农贸市场、生活日用品销售、娱乐等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体,经营面积13000平方米、摊位500个,年交易额超5亿元,服务周边10万名大学生、20万名城市居民。此外,还主动对接美团优选、大润发优鲜、多多买菜等新型社区电商平台,实现了更多的地产优质农产品触网上行,直达市民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