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质量安全 > 正文

0

“肥水”这样不流“外人田”

来源:新华日报   2022-09-09 10:41:00
受水稻种植、强降雨等因素影响,夏秋水体进入断面水质波动期。近日,记者走进南通农田退水治理一线,探寻“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诀窍。

田里的肥是农民的“宝”,但粗放施用、缺乏科学管控,肥水肆意排河,就成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烦恼。今年3月召开的全省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会议上,省生态环境厅对南通农田退水治理工作表示认可,并推荐给省内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受水稻种植、强降雨等因素影响,夏秋水体进入断面水质波动期。近日,记者走进南通农田退水治理一线,探寻“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诀窍。

河水变“肥”,病根在岸上

8月20日上午10时左右,海安市城东镇品建村172乡道旁,南通季和米业公司工作人员张磊坐在田边,操控无人机向水稻田里喷洒除草剂。无人机马达轰鸣,低空掠过,惊得田间数十只白鹭四散飞起。俯瞰之下,田块规整连片,河网纵横交错,水岸青绿分明,一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

“搁两年前,你得捂着鼻子经过这儿。”品建村13组村民陈兴俊指着眼前清爽整洁的高标准农田,向记者描述当年的样子:2000多亩地被400多户人家“分割”,到处都是棚户房;几乎每家都在田边挖坑储存畜禽粪肥,气味恶臭难闻;夏收时,秸秆被堆在田头河边,高温潮湿环境下容易腐烂变质;梅雨季,大雨一冲,田里生活生产污水混在一起、流进河道,水又黑又臭,河里的鱼都翻了肚子。

相关研究显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水稻是我国种植业中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品种,水稻生产过程产生的农田退水俗称“肥水”,其中的肥料溶解水、秸秆浸泡水、土壤浸泡水等氮磷含量较高,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

大雨导致的水质滑坡,是很多农业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梅雨季过后,南通境内3条东西走向的主干河道——如泰运河、栟茶运河、北凌河沿线,绿意一天天浓郁起来。“田里肥水一下河,断面水质就变差。”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水稻从种植到收获,其间一般施肥4到5轮,灌排水主要集中在六七月,此时恰逢梅雨季,高强度降水加上农田退水,汛期往往是农田“肥水”最易外流污染河道的阶段。去年7月,当地农田退水点位监测显示,如泰运河流域沿线马丰河丰利大桥监测点位总磷浓度为1.06毫克/升,超出汛期前监测浓度7.2倍,超出地表水Ⅲ类标准4.3倍。

水里问题,根在岸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明,南通种植业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达4625吨、487吨,占全市总排放量的51.3%、33.8%,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当地断面水质的主要因素。水稻种植需大量引排水,水稻种植区往往是农业面源污染高发地和重灾区。南通全市目前水稻种植面积约269.03万亩,其中91.7%分布在海安、如皋、如东、通州等地。去年汛期水质溯源监测分析显示,流经当地水稻主产区的如泰运河、栟茶运河、北凌河,河水中农业面源污染均为第一大污染源,占比分别达60%、69%、53%。

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农田经营主体分散,化肥农药滥用,农田退水等种植业面源污染难收集、难治理、难监管,已严重制约我省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亟需攻坚突破。

因田施策,探索“减肥”方案

进入8月,每隔两三天,海安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丁海涛,就要到栟茶运河沿线的品建村干流、支流内,采集水质数据。“最近一年多的水质监测数据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说明当地农田退水治理起到了作用。”海安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邵燕平说。

位于品建村下游的栟茶河省考袁庄水站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显示,去年6月8日至8月31日,总氮、总磷均值分别为0.46 毫克/升、0.398毫克/升,较2020年同期分别下降19.3%、37.7%。经测算,品建村农田退水实现零直排后,全年削减总氮排放约13.7吨、总磷排放约11吨。

一条河一年成功“减肥”24.7吨,是怎么做到的?2020年,品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启动,2100亩农田化零为整,交由种田大户规模种植。记者在田间看到,不同于普通高标准农田,这里在田尾增设电动闸门,田间南北向开挖3条生态导流渠,每条渠分别与一座500立方米容量沼液池连通。

“‘肥水不外流’,靠的就是这套系统。”品建村党总支书记姜小亮介绍,灌溉期、泡田期,排水闸关闭,农田退水不再外流河道,而是经生态导流渠收集后进入沼液池储存,下次灌溉施肥时再取用,实现循环利用。该处农田退水治理项目总投入约1900万元,一年节约复合肥用量34.3吨,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丰收”。

距离品建村30多公里外,一场雨后,南莫镇朱楼桥村350亩农田周边支流河道水位上涨约5厘米。“退水改道向北排入支流,不再直排南侧干流河道。”南莫镇镇长蔡晓群介绍,当地去年投入150万元,对地块周边支流实施改造,河内种植野茭白、马蹄金、黄菖蒲等净水植物,打造4公里长的生态缓冲区,利用现有河塘沟渠自然调蓄、净化肥水。今年7月,朱楼桥国考断面总氮、总磷均值分别为0.55毫克/升、0.148毫克/升,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43%、62%。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确保“肥水不外流”,成为打赢碧水保卫战的关键所在。根据省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农田退水治理即通过科学布局建设废水收集池、生态调蓄塘、生态拦截沟渠、生态护坡等工程,实现“退水不直排、尾水不下河、养分再利用”。2020年起,南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联合行动,在海安、如皋分别实施完成农田退水试点建设,面积分别为1.4万亩、0.1万亩,区域内农田退水经过导流净化、循环利用,实现零直排。

“品建村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农田退水治理,每亩投入约5000元,相较于低标准农田投入减半;朱楼桥农田退水改造投入强度低,更适合地块分散、体量较小的区域组织实施……”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杨斌透露,南通分别针对高标准农田、低标准农田以及暂时不具备实施工程改造条件的农田等,探索多样化“减肥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农田退水治理试点。试点地区辅以鼓励大户种植、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直播水稻面积、提高秸秆离田比例,从根子上缓解“水肥”问题。据了解,我省常州等地通过农田尾水循环利用、生态沟渠建设,已实现总氮、总磷拦截率53.3%、27.7%,其他设区市今年均已陆续启动相关试点工作。

源头控制,安上“智慧大脑”

为西侧地块打完除草剂,张磊沿着田间小路,将路边数个电子阀逐一打开,河水从暗管“哗哗”涌出,不一会儿,东侧地块就被灌了个遍。“后面不用这么麻烦,手机上摁一下就行。”张磊指着地块西南角一栋两层小楼向记者介绍,农业服务联盟主体已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智慧系统装配与调试,计划9月底前竣工。

“这相当于为高标准农田安上‘智慧大脑’,通过源头控制用水量,进而减少末端排放量。”海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沈娟介绍,当地将打造数字化自动控制云平台,在灌溉渠首安装感应器,在无人值守情况下,通过感应田间水层深度,自行控制灌排设备开启关闭,实现水稻田自动灌溉、排涝。

“农田智慧升级,是深化退水治理研究的基础。”杨斌介绍,农田退水中的秸秆浸泡水、土壤浸泡水、肥料溶解水等,其中的氮磷物质来源占比、析出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农作物吸收规律、最佳循环停留时间等,目前均缺乏系统研究和具体量化。下一步,南通将开展农田退水对水环境影响机制研究,重点分析氮磷降解机制及不同水生植物消纳和去除氮磷的有效率,科学选定水生植物种类,确定排灌系统尾水停留时间等指标参数。

今年,我省计划实施100个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项目,改造面积42.9万亩、总投资5.7亿元。记者站在品建村幸福河南侧看到,北侧4000亩高标准农田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生态灌排系统建设准备。通州、如皋、如东等区县均在同步推进农田退水治理工程,扩大试点范围。

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促进乡村生态振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第一条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在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试点基础上,结合生态河道建设,稳步推进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促进农田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到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确保‘肥水不流外人田’,仍需久久为功,走好科学治理这条路。”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炜说,开展农田退水治理,推进生态农田建设,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源头治理、改善汛期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当地农田退水治理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存在工程资金投入较大、抵御强降雨能力较弱以及农田退水对水环境影响研究不深、基层认识不统一等问题。今年,南通全市围绕重点国考断面上游区域,进一步加强农田退水氮磷研究监测,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已排定农田退水治理试点项目15个,覆盖水稻种植面积约2.7万亩,截至8月底相关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因地制宜、系统推进,为全省农田退水治理提供更加成熟、可供复制的经验样本。

标签:南通;水质;农田退水

责任编辑: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