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农业科技 > 正文

0

粮食生产有了“无人化农场”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22-12-23 15:37:00

严冬时节,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草涧屋村的新一茬小麦已冒出尖尖的“脑袋”,望过去犹如一片绿毯。这块土地可不一般,小麦播种、肥料播撒全部使用机械,号称“无人农场”。

前不久,一场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智能装备演示现场观摩会在此举办。两台红白相间的“久保田”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间穿梭,伴随着隆隆轰鸣,收割、脱粒、碾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这座农场位于南京国家农高区,是溧水区农业农村局与江苏克胜集团南京蜻蜓智慧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示范农场。土地于去年7月流转,经平整后开始栽种,今年收割的是头一茬水稻。

观摩会当天,南京蜻蜓智慧农业研究院的王建明身着橙色工作马甲,奔忙在松软的田地上。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收割机驶过之处,粉碎后的稻秆有序从收割机尾部“吐出”,留下后方一排排整齐的“寸头”稻茬。仔细一看,前方驾驶位上却无人操作。

“这是无人收割机。我们在后台系统中规划好作业范围,设置行进路线,就能一键作业。这两台机器,直线路径跟踪误差在5厘米以内,10分钟就能收掉一亩。”王建明说,农场无人化不仅体现在水稻收割上,前期的插秧、病虫害防治以及下一季的小麦播种,都示范应用上了无人驾驶农机和无人植保机。

不仅作业效率高,无人收割机的作业精准度也更高。向田间望去,靠近田埂的稻茬略高,且参差不齐,远处的较为整齐。“我们给参加观摩的大户做个对比,人工收割凭经验判断,稻茬不齐,但无人机器专业度更高,稻茬更齐整,损失率也有降低。”王建明解释。

无人化农场的打造,在克胜集团总经理吴伟看来,不仅是技术使然,也是大势所趋。

他介绍,克胜集团以农药销售、植保服务起家,也较早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近些年,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不断流失,土地逐渐面临“无人种、不会种”等难题,农业生产无人化、农业现代化成为必然趋势。“我们成立这个无人农场,不仅是自身发展需要,更是想在溧水、江苏乃至全国,总结出一些经验,供其他大户和农业企业借鉴。”

观摩会当天,溧水区永伦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永伦盯着无人收割机看了很长时间,在收割机行进十余分钟后,他为大家演示植保无人机的使用。

“我们给别人提供农机服务,也种200多亩地,农场在白马镇浮山村。”王永伦告诉记者,自己有拖拉机、收割机和无人植保机3台农机,只有植保机实现无人操作。“去年用上植保无人机,才感觉到更省工省事。今天看了其他无人机器,感觉人不下田真好。以后机器价格下来,我们也用更多无人机器。”

说话间,收割机已来到运粮车旁,将清爽的稻粒倒入车仓,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王永伦的妻子笑着说:“我们俩种了20多年地。上世纪90年代时,稻子都是手割,真是吃苦。十几年前开始有收割机,没想到现在都有无人的收割机了。”

不过目前打造完全无人化的农场还有困难。王建明解释,困难一是土地平整成本高,二是缺乏合适的管理人员。“前者是因为对土地要求更高,需要地块更平坦、沟渠路道更合理。而后者更难,一个传统的拖拉机手,培训一两个月就能上岗,但是无人农场的管理者,统筹这么多农机,设置这些参数,需要懂得更多。业内正是缺乏这样的农业专业人才,我们为此还开辟培训业务,希望再过几年能为乡村振兴多培育一些技术人才。”

近年来,溧水区全面实施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加快农机转型升级。今年率先在位于南京国家农高区白马镇的蜻蜓农服白马示范农场建设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以500亩示范区为核心,打造耕、种、管、收无人农机作业示范区,探索实现精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农业生产模式。

溧水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科负责人潘翔宇介绍,“未来两年,我们还将继续推进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建设,力争在全区范围内打造2-3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无人农场’,加快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应用。”

标签:

责任编辑: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