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11月27日,首届南京仙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在紫东生态会议中心盛大举行,这一盛会标志着栖霞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简称 “栖霞三区”)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校地融合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突破。
会上,南京仙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正式揭幕,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仙林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仙林中心签订共建协议,同时一批优质高校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近百个 “摸底上架”入库成果转化项目参加路演评审和项目对接,一系列成果彰显了此次促进会的丰硕成效。
本次会议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会议由栖霞校地融合专项工作组与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教育部、江苏省、南京市的领导以及高校、科技企业、投融资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等约400余名代表参会,共同见证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栖霞三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部署,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形成了校地融合的生动实践与阶段性成果。 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华杰介绍,今年9月份,栖霞三区出台了深化校地融合行动方案及一揽子政策保障措施,助力校地融合各项政策 “精准直达”,促使一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落地。此次促进会的举办,进一步强化了校企科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从 “书架” 走向 “货架”,为栖霞板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南京和栖霞三区作为南京大学办学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双方合作成果丰硕。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表示,南京大学将与南京市和栖霞三区携手搭建贯通式成果转化支撑体系,加快南京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拓展 “仙林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的建设内涵,强化科技成果源头发现,持续开展高校科技成果 “摸底上架” 工作,聚焦栖霞三大主导产业,发挥重点科研团队智力优势,为栖霞打造 “产业强区”、南京建设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贡献力量。
为了促进仙林高校优质科技成果与栖霞三区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前期栖霞校地融合专项工作组联合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开展了 “摸底上架” 工作,成功遴选出104项成果纳入仙林高校优质科技成果库,涵盖多个领域。会上,来自 7 所高校的近百个面向产业化应用的成果参加路演,吸引了众多企业、机构参会,有效链接了供需服三端,搭建起高校和企业对接的桥梁,其中多个高校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标志着栖霞三区在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此外,南京仙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揭幕,为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了新引擎。该中心将聚焦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强化概念验证和仪器共享,统筹各方资源,打造四大功能,试点区域技术转移模式,营造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同时,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仙林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仙林中心签订共建协议,以及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与东南集团、紫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仙林科创专项子基金,都将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创业等提供有力支持。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京仙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李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