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着诉讼进程,影响着审判质效,关系着诉讼当事人权利的完整实现。我觉得送达工作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法院与当事人,承载着公平与正义的力量。对我来说,每一次送达,都是法律与生活的小碰撞,核心原则始终只有一条:“穷尽一切办法找到被告,找不到再公告!”
情绪管理是良计
做送达工作久了,我感觉就像在拆盲盒,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当事人。每次能够电话联系上被告,推送的送达短信当事人也立马签收的时候,我都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幻想如果每个案件都能一次送达成功该多好,事实上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刚入职时,法官曾教导我:“送达是诉讼案件的第一颗扣子,影响着整个案件的进程。”——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后5日内需送达,一方面是为了不让案件审限白白浪费,另一方面,材料送出去了,当事人才能及时了解情况,才会有调解的可能。因此,即使送达再不顺利,哪怕被当做“骗子”,我们也要调整心态,坚持送达。
该出手时就出手
做好情绪管理是基础,我个人总结的送达技巧有查阅卷宗材料、仔细查看当事人身份信息、善用当事人信息协查系统、检索审判系统中查询关联案件……还可以多与送达的快递员联系,了解送达地址具体情况,以此判断是否可以上门送达。今年就有一个案子,我先与快递员沟通,做到心中有数,结合“第六感”,果断出击,最终成功送达。
化被动为主动
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告知当事人所有可以告知的联系方式,也是我总结出来的送达技巧。制作文书时,我会附一份联系方式告知书,里面除了有法院地址,还有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企业微信二维码、办公电话、邮箱,这样做之后,反应“联系难”的当事人少了许多,毕竟因为开庭等原因,很难接到当事人的每个电话,但多留一种联系方式,就多了一种庭后可以及时回复当事人的可能。尽管目前看来,我把联系告知书随着应诉材料一起发出去之后,只有很少的当事人会主动添加,多数还是在我电话联系之后才被动添加T-T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难,坚为必成。我相信,只要我不断探索和优化送达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送达、远程送达等新型送达方式也将更加成熟,一定能确保每一份法律文书都能准确无误地送达至当事人手中,让正义的声音响彻每一个角落,让法律的光辉照亮每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