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栖润青禾,霞彩纷呈——首期“栖霞青禾”集训营成功举办
2024-06-26 15: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为抓实“源头活水”,锻造“头雁队伍”,全面落实省市委关于“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计划”、后备人才培育“十项措施”的重要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村(社区)后备人才队伍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6月20日至22日,栖霞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党校成功举办首期“栖霞青禾”集训营。栖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世田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栖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翟朝阳主持开班式,来自全区103名优秀年轻村(社区)工作者参加集训。此次集训营采取“全周期培训培育、全视角领题解题、全方位保障支持、全要素考核考评,自主管理、自我创新”培养体系,全面帮助村(社区)工作者强素质、增才干、补短板。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世田作动员讲话时强调,要以更高站位强化职责使命。开展集训营是紧跟基层治理新形势新任务的应时之需,是贯彻基层后备队伍建设要求的关键所在,是推进村社基础工作双化提升的必然要求。要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快速成长为多面能手、工作标兵,推动全区村社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以更高要求强化履职担当。要上接天线、旗帜鲜明讲政治,夯实思想根基、建强组织堡垒、严守自律底线;要下接地气、心系群众纾民忧,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常交真心、付出真情、办好实事;要锻短补长、真抓实干解难题,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见招拆招的底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要以更高标准强化学以致用。要求全体参训人员要严格遵守集训要求,在深学细悟中锤炼本领、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在端正学风中提升质效,奋力在“以学促行、以行践学”中练好内功、提升能力。

模式求“新”,突破传统增活力

“栖霞青禾”集训营在模式上大胆创新,开创三个“首次”,让教育培训鲜活起来。培训对象上首次聚焦“后备力量”,面向全区街道机关科室、村(社区)副职及“两委”成员、社工(网格员)、协理员等后备力量,经个人自荐、街道推荐、全区比选,遴选103名学员参训,选优育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和“接班人”。频次模式上首次采取“训践结合”,集训营采取一次组建、长期培养的模式,以1年为周期,每月1次、每次3天全脱岗集训,闭营期间各自回归工作岗位,推动理论联系实践更加紧密。管理设置上首次打破“固有传统”,突破以往按照街道分组、指定专人带队的培训班管理模式,根据工作经历、知识结构、能力特点等对学员进行分组,开展班委竞争上岗,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让有意义的集训更有意思。

内容求“精”,靶向施教强本领

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设置集训内容,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准聚焦基层治理重难点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党的建设、矛盾化解、乡村振兴”等方面发布调研题库,每组学员“揭榜领题”,联系一位处级领导干部作为课题“导师”,努力形成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实效的调研成果。精准聚焦能力素质薄弱点设置培训课程。集训营开设12期课程,一期一主题,涵盖社会治理、媒体宣传、应急处突等多种基层工作者亟待提升的能力素质。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征集意见建议,变“固定式”培训为“点单式”教学,实现“量身定制”“精准滴灌”。精准聚焦学习实践结合点配备师资力量。采取“理论+实践”“课题+专题”“跟班学+师带徒”“走出去+请进来”“调查研究+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既有专家教授也有业务能手,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战技巧,为学员搭建起“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的广阔舞台。

效果求“实”,端正学风促提升

一方面以严明纪律确保学习实效。把从严要求作为集训营的主基调,坚持严管厚爱、加强监督约束,制定“栖霞青禾”集训营纪律管理制度,严明课堂纪律、请假纪律、安全纪律。发挥班委作用进行自主管理,通过自我加压、自我约束,确保秩序井然。将学员的日常表现记入培训档案,作为期满评估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以交流互鉴提升学习实效。全体学员分9组开展讨论,在各组小组长的主持下,围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立足工作实际畅谈学习心得和见解感悟。此次集训营在横向上打破街道独立培养壁垒,纵向上贯通区级层面选用路径,是一个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平台,每期都将固定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推动学员在互通互享中碰撞思想火花、实现共同进步。

学员们表示将珍惜集训机会、潜心修炼本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所学所得化为实际行动,不负组织信任与厚望,积极投身建设栖霞、助力发展、服务群众的火热实践。

栖霞区将持续办好办实“栖霞青禾”集训营,不断增强培训精度、深度、广度,进一步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擦亮品牌,源源不断培育储备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素质优良、数量充盈,热爱基层又扎根基层的村(社区)后备人才,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标签:
责编:赵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