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江苏水源:守护“源头清水”汩汩北上
2024-05-16 09:30:00  来源:江苏水源公司  
1
听新闻

5月13日至19日是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汩汩清水,滋润大地,哺育万物。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水安全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从2020年11月13日的东线源头工程到2021年5月13日的中线渠首,时隔半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南水北调工程,从“国之大事”到“四条生命线”,再到“三个事关”,不断将南水北调工程战略意义推向新的高度。江苏水源公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守好“国之重器”,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在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江苏水源公司守护“源头清水”汩汩北上,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吧。

畅通调水运营主动脉 用水源初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始终将建设南水北调优质工程、保障一江清水源源北送、服务沿线地区水脉民生作为初心使命。通水10余年来,工程累计调水出省79亿立方米,实现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为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2-2023年度,圆满完成向山东供水和北延应急调水任务,工程累计运行137天,调水出省11.75亿立方米,调水时长、出省水量均创历史新高。积极参加省内抗旱、防洪、排涝,累计抗旱排涝145亿立方米;2023年,积极投入抗旱排涝8.08亿立方米,为苏北地区抗旱保供、里下河区域安全度汛发挥水源力量。组织刘山闸、解台闸泄洪近3亿立方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当好建设管理主力军 用水源担当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坚持科学管理,突出科技创新,江苏境内工程40个设计单元已全部通过完工验收。全面完成江苏境内14座新建泵站标准化建设,出版并推广“10S”工程管理企业标准。12个设计单元工程荣获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先行先试项目分别获评智慧江苏十大标志性工程和重点工程。统筹建设和发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设计中应用景观生态学和文化生态学理论,构建“运河文化线路、水利遗产廊道、景观游憩廊道、城镇经济廊道”四位一体的建设环境规划体系,实现水利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

打好沿线治污主动仗 用水源行动全力打造“清水廊道”

保护水生态和输水沿线治污是东线工程的成败关键。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之初,国务院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为改善水环境,让清水北流,使运河两岸生花,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江苏省筹措资金133亿元分两轮实施了共计305项治污项目。江苏水源公司积极配合治污工程建设,建成水文水质监测中心,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水文水质监测。调水沿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达80%以上,调水期间各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

“清水源头”熠熠生辉,“清水廊道”蜿蜒生动,让南水北调东线沿线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中国靓丽风景线。

标签:
责编:赵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