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蒋丽 通讯员 晋超)一部小小的手机,可以“装”下数千亩农场,不但能随时掌握农作物的长势、旱涝等实时情况,还能指挥农业无人机、农机自驾仪等“大家伙”干出漂亮的农活——12 月 11 日在广州召开的2023年极飞科技年度大会上,多款智慧农技产品及其应用场景一一亮相,未来智慧农业的各种突破性创新,让种田充满了酷炫的科技感。
2023年是极飞科技踏进农业领域的第十年。这十年里,极飞足迹已遍布57个国家和地区,为应对农业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种植成本上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无人化生产解决方案。
天上飞的“种田能手”
农业无人机很多人见过,但在会展现场,新一代 P150和 P60农业无人飞机却依然让人惊叹。从飞行控制、结构设计到任务系统、电力系统的全面升级,让农业无人机拥有了更高的作业效率、更灵活的操控方式和更低的使用成本。
喷洒、播撒、运输、航测……对于P150农业无人飞机来说都不在话下,其70公斤最大载重、30升/分钟最大喷洒流量和280公斤/分钟最大播撒推料速度,再次刷新农业无人飞机的作业性能。在13.8m/s全速飞行下,11秒即撒完一袋肥,游刃有余地完成大型农场施肥任务。
能播种撒肥的农业无人机,如今还可以化身“搬运工”,轻松搞定田间运输,通过吊运和舱运两种方式,有效载重高达65公斤,可满足农资搬运、秧盘搬运、苗木吊运等需求,也可以把山间果林里以往全靠人力运输的水果轻松运到目的地。
新一代农业无人飞机最强大脑——SuperX5 Pro智能控制系统是保证这些农业无人机更聪明的法宝。较上一代10倍的算力提升,还有4D成像雷达与AI高清双摄像头的结合,让 P150农业无人机可以实现全速灵活避障、安全起降和山地自主仿地作业,在各种复杂农事场景中也能兼顾效率与安全。而对于不少年纪大的农户而言,农业无人机简单的操控方式无疑更加友好:手机农服App可以一键操控,也可以单手操作智能手柄或者用带屏遥控器来让无人机如臂使指,“指哪打哪”。更让人惊喜的是,单块电池充电最快8分钟,启用最新的水雾冷却充电方案,即使在酷暑天气,2组电池即可实现循环作业,让农业无人机更加高效。
地下跑的“耕田助理”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 72%,全国拖拉机保有量超过2000万台,中大型拖拉机增长势头强劲。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分散和流失,种植户越来越难请到经验丰富的农机手。许多农机手也因为从事枯燥重复的驾驶作业而感到疲惫不堪。这时候,一台可以自动驾驶的“助手”——APC2 农机自驾仪就很受欢迎了。
这种农机自驾仪能够赋予传统农机精准高效的自动化作业能力。在北斗高精度导航加持下,APC2 作业精度达±2.5厘米,更好满足棉花、玉米等作物精准种植的需求。高度集成化设计不仅让安装更简单,还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自驾仪可以在专门的 App上一键生成作业路径,适配不同地形和作业需求,满足旋耕、开沟、播种、覆膜、插秧等农事任务,还可以进一步解决传统水稻插秧环节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开启插秧机全自主作业,一个人就能完成摆秧放秧。
全天候的“农民之友”
在农场管理中,打药、施肥和灌溉是确保作物高产的关键环节,但也是主要的成本来源。目前,农业无人机在施药和撒肥方面的应用已日趋成熟,帮助用户显著降低了人力和农资投入。然而,灌溉环节仍高度依赖人工操作和个人经验,不少农场主难以把控灌溉质量,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水肥浪费,还会影响作物产量。
针对传统灌溉环节中的种种难题,展会上亮相的FQ智能灌溉阀,内置高精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反馈水压大小,通过App,新农人可以远程调节开阀比例以及实时监测数据,实现精准均匀的灌溉效果。而这种智能灌溉阀充一次电可用一个种植季,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帮助农户“监控”农场的FC5智能农业相机也是“农民之友”,它可以定时抓拍农田照片并上传农场App,新农人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掌握农情农事,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亲自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