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栖霞区委编办以严控总量为前提、深挖潜量为手段、提高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编制统筹管理,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区管校聘改革工作。
严格控制“总量”,夯实改革基础。始终坚守编制红线,建立中小学校教师编制及人员总量管理模式,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赋予区教育主管部门更多自主权。区教育主管部门可在编制总量范围内,结合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生师比例、发展前景等实际,按照“统一管理、统筹分配、动态调整、出一进一”的原则,对人员进行合理调配,确保编制及人员在总量内实行动态调整,激发教育部门自身化解“结构性缺编”矛盾的内在动力。
深层挖掘“潜量”,保障编制供给。组织开展区管校聘改革专题调研,走访改革试点学校,会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龄人口变动趋势,测算本年度学生入学人数,精准掌握教师用编用人需求。严格落实国家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要求,对全区事业单位编制使用情况逐个梳理,通过统筹调剂区级事业编制、积极争取市级周转编制,建立起“基础编制+周转编制”的编制使用新模式,全力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供给。
切实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将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纳入区管校聘改革中,按照上级文件标准,对全区17所党组织设置为党总支、10所党组织设置为党支部的中小学校进行领导职数的核定,切实强化学校党组织定方向、做谋划、带队伍、保落实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改革试点学校之间教师调动流程,促进骨干教师流动,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为全区的教学平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