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大豆搭玉米 一田两丰收 专家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模式种植户授技
2023-09-27 09: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建立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鲜食大豆主要筛选体系、筛选出耐荫性好的鲜食大豆品种、创建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百亩示范方。9月24日,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举行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培训会议上,由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张红梅副研究员主持的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鲜食大豆品种精准筛选技术与新品种鉴定CX(22)5002”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主办,包括专题技术培训、田间观摩、鲜食大豆品鉴等环节。江苏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俞玮,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俞春涛推广研究员,江苏省农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刘志凌研究员,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副所长、副书记邵明灿,灌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礼宁,以及连云港市灌云县作栽站农技人员及种植大户参会。

江苏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俞玮表示,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稳粮增豆、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对解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2022 年我省首次试点示范,推广带状复合种植60多万亩,取得了较好成效。2023 年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110 万亩,得益于“模式确立、品种选配、机具装备、肥水运筹、生化调控、绿色防控”等关键环节、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目前田间优势明显,丰收在望。

灌云县农村农业局局长任礼宁介绍说,截至目前,该县已自主培育“灌豆”系列新品种(系)40多个,“灌云大豆”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他表示,下一步将坚定“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理念不动摇,积极探索“灌云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新模式、新技术、新经验,全面提升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种植水平。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遭遇病虫草害该如何解决?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李凯副教授和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陈华涛研究员作专题技术培训。

李凯表示,大豆花叶病毒病是目前大豆生产上最主要的病毒病害,主要通过病原、寄主和介体来传播。温度是影响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该病毒病显症起始温度为9℃,最适温度为20~26℃,当温度超过30℃时,经常出现带毒隐症现象。对于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首先是通过加强检疫和清除病株的方式来降低初侵染来源,其次在大豆生长的早期,定期利用化学杀虫剂杀灭蚜虫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再侵染。此外,他认为,选育、推广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大豆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在虫害方面,江苏地区需要重点关注斜纹夜蛾、烟粉虱和食心虫。”李凯说,斜纹夜蛾是一种暴食性,多食性害虫,可危害多科作物,一般造成损失15%,严重的达到25~30%。防治对策主要有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方法,可通过种植诱集作物,使用白僵菌、阿维菌素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大豆食心虫不但能造成大豆减产,还会造成品质下降。可通过选用抗虫品种,药剂熏蒸、田间喷雾等方式进行防治。烟粉虱一般在叶背取食,吸食叶片汁液,致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叶片萎蔫、枯死,直接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可采用黄板,灌根、喷雾,释放天敌丽蚜小蜂等方式进行防治。

陈华涛表示,大豆田主要禾本科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等;主要阔叶杂草有刺儿菜、苋菜、马齿苋、田旋花等。在苗前封闭除草剂选用上,如果田间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可适当增加精异丙甲草胺用量;如果田间以阔叶杂草为主,可适当增加噻吩磺隆、阔草清或者丙炔氟草胺用量。在苗后除草剂使用上,如果田间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可适当增加精喹禾灵或者高效盖草能用量;如果田间以阔叶杂草为主,可适当增加苯达松用量。他提醒,如果田间发生除草剂药害,严重时或晚播地块可用“芸薹素内酯+叶面肥”进行缓解,同时要把握用药时机和用药量。

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俞春涛推广研究员表示,国家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比较重视,也对相关种植户给予相关补贴。“从今天现场的观摩情况来看,预计产量都比较高,效益也很不错。希望科研团队能不断优化种植技术,让新农人能更加方便掌握和运用,降低成本,取得更高的效益。”

在田间,与会人员不仅观摩了复合带状种植连云港丰华种苗有限公司高产创建百亩示范方、鲜食大豆品种筛选田等,还对这些鲜食大豆品种进行品评,其中苏豆30,苏豆17、苏豆16、灌青2号、徐276等4个品种因其口感香甜柔糯的特点备受青睐,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农科盛宴,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智慧的碰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与各单位、种植户广泛交流合作,共同为江苏大豆玉米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副所长、副书记邵明灿说。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