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自古中国,东低西高。夏汛冬枯,北缺南丰。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水运连着国运。党中央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东线工程依托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在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扩大规模、向北延伸。从扬州江都三江营附近长江干流引水,采用运河线、运西线双线输水,串联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等4个调蓄湖泊,连续爬升13个梯级台阶,翻越40米高程,将一泓江水送入天津和山东胶东半岛,在中国黄淮海东部形成了“T”字型的供水大动脉。
历经70载风雨,经过几代水利人的接续奋斗,南水北调工程,一步步从“如有可能”的宏伟构想,成为“时代赋能”的大国重器。汩汩“南水”惠泽民生。目前,工程建成通水已步入第十个年头,科学优化调度,强化工程管理,累计调水出省超55亿立方米,参与省内抗旱排涝超100亿立方米。东线供水覆盖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区,受益人口近1亿。这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调水线,也是一条畅通南北、修复生态的发展线,更是一条惠及民生、润泽万物的生命线。
让我们“走进”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以画为媒,探寻一江清水北上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