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花桥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紧紧围绕“三增一减”总目标,创新突破、攻坚奋进,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
![](./W020220324594699593948.jpg)
视察垃圾分类工作
2021年,实现垃圾分类年度考核成绩上升至全市区镇第3名。创新实施督导员厨余激励机制入选全市十大垃圾分类创新案例。同时,创新推行“黑桶”整治、学校“三定一督”模式等一系列举措,为花桥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力实现“新的超越”贡献更多垃圾分类基础。
统筹布局,高位推进
自该区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以“伴随式”督导机制,主动作为、迅速行动,依托“廉勤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全力助推该区生活垃圾分类见成效。
![](./W020220324594699645183.jpg)
廉勤监督座谈会
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均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任务,多次走访督查各小区、相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并召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
![](./W020220324594699683168.jpg)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会议
镇人大主席团定期组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查工作,并提出建设性建议,高质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
深入推进,全域覆盖
2021年中,花桥区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的总体要求,按照“四分类”标准,实现各领域垃圾分类全覆盖,实现118个居民小区、11个散住楼,67家公共机构、68家规上企业、6家团膳公司、73家宾馆酒店、62家医疗卫生、15家学校教育机构、2家快递机构、74家汽修行业及沿街店铺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20余条道路撤桶。
聚焦成效,打造标杆
2021年中,根据《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星级小区评定办法》要求,花桥区首创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五星小区1个,创成四星小区6个,三星小区26个,示范小区15个,垃圾分类省达标小区12个,内投外运小区1个,示范街1条及主题公园1个。
![](./W020220324594699723556.jpg)
花桥经济开发区垃圾分类主题小游园
夯实基础,完善体系
成立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立三级回收网格体系,以“定期回收+APP预约”方式相结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工作。全年预约下单16000余单,总计收集量1200余吨,资源回收利用率由32.23%提升至47.56%。
实现智能称重系统覆盖率达到100%,目前已基本接入平台并正常使用。着力提升厨余量化工作,增设厨余中转点1处,增配中转箱4个,收(转)运车2辆。
![](./W020220324594699761891.jpg)
花桥经济开发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多元宣传,注重靶向
定期组织开展“瓶瓶罐罐”、“大件垃圾集中收运”、“管家团结对联动”等系列主题活动,共清理居民大件垃圾30吨、回收居民瓶罐纸板等可回收物约4吨。
![](./W020220324594699800458.png)
花桥经济开发区大件垃圾集中投放收集活动
针对重点人群常态化开展“六点半‘垃’家常”实践活动,共入户宣传走访16800户,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16800份,发放宣传折页2万余份。
每月定期举办“垃分课堂”,对全区15个社区督导员开展垃圾分类业务培训,共培训督导员390余人次。
![](./W020220324594699914472.png)
“垃分课堂”进社区、进校园
建章立制,狠抓落实。专班督查组每天落实全域24小时整改、定期复查闭环化管理机制。全年累计检查各类单位1200余家,发现并整改问题近7250个,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240余份,作出行政处罚5680件,处罚金额达33.265万元;形成督查周报31篇、月报12篇,公共机构季报4篇,企业督查月报2篇,农贸市场督查通报1篇。
2021年以来,全区将以“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片区建设、体制建设、宣教建设等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各项工作,切实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整体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