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多措并举为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2021-11-05 21: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纪潇雅 记者 张 静)“开展特邀调解工作,是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江北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必然之选。” 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潘伟说道。众所周知,刚性的诉讼程序是比较复杂的,在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中,时间成本较高。一个案件从立案到判决,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当事人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期间承担的心理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而特邀调解在程序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快速化解纠纷、平息争端,最大程度上节省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运用特邀调解解决纠纷,批量案件不必进入诉讼程序,在诉前就可以化解,大大减轻了群众诉累,也减少了审判压力。

建立完备的特邀调解工作体系,为调解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2020年7月1日,新区法院履职后,新区综治局很快向新区法院选派了5名人民调解员,这是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的开端,但尚不能满足矛盾纠纷化解的需要。为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落实国务院对江北新区提出的“法治先行”要求,新区法院高标定位、系统谋划、分步实施,面向全市集聚优质调解资源。

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将符合条件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等组织,以及专家、群众等个人聘任为特邀调解组织或者调解员,在立案前委派或者立案后委托其进行调解,为当事人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式。新区法院分四步组建了由18个特邀调解组织和142名特邀调解员组成特邀调解队伍。

今年6月,为促进商事纠纷有效化解,优化营商环境,我们选聘了由46名专家、公证员、鉴定人、志愿者等组成的商事调解队伍;今年9月,最高院印发《关于深化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实施意见》,为落实最高院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格局,公开选聘了16个特邀调解组织和40名特邀调解员,建立起一支由基层群众、专家学者、退休法官、人大代表、作风监督员等组成的特邀调解队伍,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特邀调解工作体系。

运行机制规范化,推动调解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

新区法院依照南京中院特邀调解工作管理规定,细化特邀调解管理举措,明确诉前调解的纠纷类型、调解程序、调解时限等事项,严格诉前调解卷宗和归档管理,实现对诉前调解的全流程监督。

新区法院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深度融合,搭建诉讼服务、专业解纷、诉调对接、案件速裁等多个平台,建设了功能完备、运行规范的诉调对接中心,集中开展指导分流、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对于前来起诉的当事人,帮助他们开展诉讼风险评估,告知非诉解决纠纷的好处,引导其自愿选择诉前调解。在诉讼服务中心,将特邀调解员信息、擅长调解领域等在大屏幕上予以公示,对同意进行诉前调解的,根据具体案情或当事人意愿,将纠纷委派给合适的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并将分流情况统一录入江苏微解纷平台。

为了能够更加高效沟通,新区法院开展网上委派、委托调解,实现纠纷“速递”,强化与各调解组织之间的矛盾化解信息共享及调解技能线上指导,畅通多元化纠纷解决的线上渠道。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江苏微解纷”平台,提供在线调解、远程调解等服务,为群众便捷解决纠纷、调解员和法官高效办案提供智能化支撑。

针对基层人员调解能力不足的问题,该院成立了全市首个调解员实训基地,通过组织授课、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方式,帮助他们全方位提升解纷能力,对其中优秀的,选聘为该院特邀调解员,运用这样的方式切实推动新区矛盾纠纷的诉源治理。目前,已进行了3期共17人的培训,这种“集中式培训、灵活式教学、跟班式体验、实战式演练、网格式沉浸”的“五式”培训法,受到了基层组织和人民调解员的欢迎。

新区法院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用好用足调解资源,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为江北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提供优质司法保障。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