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文学之都的基层创新:栖霞文学创作现象系列交流推广活动”成功举办
2021-09-13 09: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9月7日,由南京艺术基金资助,南京市作家协会指导,栖霞区委宣传部、栖霞区文联联合主办,栖霞区文化馆、栖霞区作家协会承办的“文学之都的基层创新:栖霞文学创作现象系列交流推广活动”在紫东国际创意园顺利举办。通过组织专家研讨会,在PC端和手机端同步推出线上精品展,制作系列宣传短视频,启动课题研究,还要精心组织六场线下巡展,在更广的范围、更多的维度,全面展示栖霞区作家协会的累累硕果,进一步探讨研究栖霞文学创作现象。

2019年10月,南京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新时期以来,栖霞区涌现出了曹寇、方政等诸多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产生了一批体裁各异的文学作品,编创了一系列地方文史图书。栖霞文学创作已经形成了一种“栖霞现象”,成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层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样本。

1990年栖霞区作家协会成立,去年正值三十周年。栖霞区文联、栖霞区作协通过成功举办“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邀约近百位文学名家和基层文学创作者齐聚栖霞山,以南京“文学之乡”创新实践暨文学之都的基层创新——栖霞文学创作现象研讨会、“栖霞作家与一座城市的文学书写”创作精品展,以及“诗诵栖霞”诗会等活动,集中展现了近年欣欣向荣的栖霞文学生态和风貌,引起了广大文学界人士的注意,在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出席9月7日专家研讨会暨栖霞文学创作精品展的嘉宾有:评论家,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张光芒;评论家,《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处副处长,南京艺术基金办公室副主任饶泽安;南京艺术基金办公室项目联系人张页;小说家,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栖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曹寇;南京世界文学之都促进会副秘书长朴尔敏。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处副处长、南京艺术基金办公室副主任 饶泽安

评论家、《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 何同彬

诗人、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栖霞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方政

栖霞区委宣传部、栖霞区文化和旅游局、栖霞区文联及栖霞区文化馆代表,王霞、方政、吕步志、管秋惠等10余位栖霞区作家协会作家代表也参加了活动。

散文家、栖霞区作家协会主席 王霞

评论家、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张光芒

研讨会上,栖霞区作家协会王霞主席介绍了栖霞文学创作现象及区作家协会基本情况。王霞表示“‘栖霞文学现象’表现在致力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还在于涌现出一大批忠于生活、思想活跃、所涉门类齐全的老中青创作队伍,在于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的良性互动。如今,日渐壮大的栖霞区作协已经拥有102名会员,其中国家级会员10名、省级会员23名、市级会员44名。回首看去,曾经的文学小苗已成长为根深叶茂的齐心树,妆扮着栖霞大地上的美丽《枫景》。”

栖霞区作家协会的原主席,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诗人方政作为栖霞区代表作家发言。方老师是栖霞区作家协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亲历者,是栖霞文学土壤滋养的本土作家,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生动的感悟和分享。

研讨会的重头戏——专家研讨由评论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根红远程录制的VCR展开。周根红是业内专家,也是栖霞区作家协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远在山东的他,通过一段视频为栖霞文学创作现象做简要点评。何同彬和张光芒两位评论家从各自的角度和研究领域,对栖霞区的代表作家、创作特征都做了专业解读,对栖霞文学创作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此次交流推广活动也给予了肯定和支持。饶泽安副处长代表南京艺术基金办公室也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精心举办,作为南京艺术基金扶持的第一个与文学之都相关的项目,栖霞区完成的非常到位。

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栖霞文学创作精品展主要在线上呈现,栖霞红枫文艺网站和公众号上都可以点击浏览。在栖霞区图书馆常设“栖霞作家专柜”,6场线下巡展选择在商业综合体、书店、政务中心、园区等各处举行。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栖霞文学创作现象,推动栖霞文学事业蒸蒸日上。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