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栖霞区马群街道青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在马群花园城广场,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连续作战,为市民做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紧张,必须分秒必争。从七点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二点,五个多小时的连续工作让医生们体力严重透支。
当日九点多,来南京看望女朋友的90后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刘明生在监测点有序排队,等候核酸检测。“现场大概有七八百人,排队都拐了弯,有很多志愿者维持秩序,共有三名检测医生,都忙得来不及喝水,眼镜都被捂湿了。”刘明生排了两个小时队后,便担心起核酸采样速度,“这么晚了,还有这么多居民没检测,我是市民,同时也是一名医生,身上肩负着责任,我一定要出一份力。”他说。
随后,刘明生便亮出证件,上去问询志愿者,需不需要帮忙。他告诉志愿者,自己在苏北人民医院参加规培,从去年开始,就一直为住院患者和家属做核酸检测,参加过专业的培训,有丰富的经验。他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既然我在南京,这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后刘明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按照要求戴上N95口罩、防护眼镜,穿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接替一名防护眼镜被捂湿的医生,在她的岗位上与采集点另外几名医生一同“开足马力”。刘明生于22日零点左右临时“接棒”,参加核酸检测“接力赛”,为“南京速度”出一份力。
“小伙子刚还在我前面排着队,这会都换了衣服去检测了,感谢每一位医生,为他点赞。”排队检测的市民李先生说道。正是有广大可亲可爱南京市民的理解配合,积极响应号召,克服种种不便,连夜排队有序等候核酸检测,防疫有关工作才得以顺利有序推进。
疫情就是命令,为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比速度,再次展现南京抗疫速度。刘明生一直在岗位上坚持到了凌晨两点半,直到当日马群花园城广场最后一名市民核酸检测完毕,他才愿意脱下防护服。刘明生说:“平时我们穿防护服都是十个多小时,这才两个多小时,一点都不累。有需要的话,明天我一定再来!”(肖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