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消费主体已转向个人消费。包括苏州在内,全国花卉种植的年产值基本以30%以上的幅度快速增长。日前,专注于球宿根等特色花卉研究与开发的的江苏特色花卉工程研究中心,也因此在苏州应运而生。
![](./W020210520660944237761.jpg)
上海艾莫园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潜力花卉的选品,并为基地和花农提供种苗、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采后收购、包装、销售等前后端服务的园艺企业。以往主营的朱顶红种苗,是一款球宿根花卉,基本上都是依赖国外进口,不但存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而且成本也非常高。但自从去年引进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成果后,上述被动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转。
![](./W020210520660948810312.jpg)
公司技术总监陈立德说,相比成本至少有五倍的一个差异。“进口的种球,我们所有的手续费用加起来,可能每个球成本要达到50元。但是我们国内通过一系列的快速扩繁,就是一个球可以变成几百个球甚至更多,那么成本就会大幅的下降。目前我们测算下来,每个球也就是10元左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国产化,让消费者更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个大众化的价格。”
![](./W020210520660954445651.jpg)
鸢尾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研究的一种宿根花卉。据该院朱旭东教授介绍,全世界鸢尾属共有300多个种、几万个品种,目前他们保存种质资源品种有300多个,而由他杂交选育的品种有3个,“从2005年开始杂交育种,2015年起三个品种均进入量产,现在达到几百万株。它可以种在水里也可以种在陆地上,之后每年可以自己发芽,不需要再重新种植。特别有一种路易斯安娜常绿鸢尾,冬天也是常绿的,花色非常丰富,红的黄的蓝的白的紫的,所以我们习惯叫它‘彩虹鸢尾’。”
![](./W020210520660957993541.jpg)
![](./W020210520660961788078.jpg)
![](./W020210520660964818776.jpg)
近年来,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选育的花卉新品种共有17个,申报单位共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集成花卉品种选育、种苗快繁、景观营造等核心技术,在科技进步和各类展会上荣获奖励15项。日前,一个专注于球宿根等特色花卉研究与开发的江苏省特色花卉工程研究中心,也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校区挂牌成立。
![](./W020210520660968168595.jpg)
据中心副主任李庆魁介绍,该中心占地面积380亩,拥有国家球根花卉种质资源库等平台12个。旨在通过种质资源库、种苗组培室、生产技术研究室、工程应用研究室等研发平台等建设,在破解省内外特色花卉产业发展中,新优品种缺乏、优质种苗供应不足等问题的同时,集中力量开展育种、种苗快繁、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开展球宿根花卉和花灌木新品种创制、种苗繁育、高效栽培等研究,突破相关关键技术。“我们本来一直在做花卉的种子资源收集和新品种选育,有很强的实力和历史积累。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做的工作或者研究的方向,就是水生鸢尾、朱顶红、白子莲、萱草,还有一个,就是以月季为代表的花灌木。”
![](./W020210520660971305602.jpg)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李庆魁表示,除了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并为相关园艺企业和基地提供优质的花卉种苗外,江苏省特色花卉工程研究中心还有更重要的一项使命,就是助力乡村振兴。“我们有一句话,就是叫‘苏农一枝花,美丽新江苏’。通过花卉的新品种开发,一个是为我们城市绿化景观增加新的品种;另外一个,就是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提升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一个能力,也是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苏农力量。”(记者 张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