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乡村振兴看先锋——扬大学子深入戴庄村体悟“戴庄路子”
2021-02-08 16: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我和农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只要认真对它,掌握了它的生长规律规律,播种就会有收获。”为了探寻戴庄村发展的有机农业、感受富农实践中取得的成就,2月4日,扬州大学“生态戴庄”调研团队走进镇江市戴庄村,与全国道德模范赵亚夫先生一道,深入学习使农民共同富裕的“戴庄路子”。

座谈会上吸收扶贫经验

戴庄村仅仅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从镇江最落后的村子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示范村。扬州大学“生态戴庄”调研团队在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研报告的基础上,亲身走进戴庄村,学习富农经验。

“赵亚夫先生您好,您觉得戴庄村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呢?”座谈会上,团队负责人马明涛问道。“如何发动农民、如何组织农民,是我们戴庄发展有机农业遇到的最大困难。”赵亚夫先生用朴实的语言为扬大学子阐述着深刻的社会学原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便是是戴庄村在农民动员工作中取得的最重要的经验。

(同学们与赵亚夫先生)

田间地头感受有机农业

在赵亚夫的带领下,调研团队来到田间地头,深度探访了戴庄村的村容村貌和有机农业园区里的水蜜桃、蔬菜等有机农作物的种植成果。调研团队发现,这里还试种着树葡萄、麒麟果、蓝莓、樱桃、龙眼、食用玫瑰、枸杞等多个新奇品种,实践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领着农民富”。在赵老的提议下,农场还建设了青蛙繁殖场,每年将向稻田投放青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动人情景,正重新回归农业。

调研团队还走访了几户养殖大户。果农彭玉和的生态庄园近年来办得有声有色,仅果园种植的年收入就在三十万元以上。听闻是扬州大学来的学生们,彭玉和亲切地拉着同学们的手,兴奋地讲述今年的种植成果。每年合作社还会请日本的专家来对有机果园的种植户们进行技术帮扶,改进生产。“一分钱都没有收我们(农民)的。”彭玉和如是说到。如今,彭玉和的果园发展的越来越好,这离不开赵老先生的辛苦付出。

彭玉和(右一)

电商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已经和南京盒马生鲜达成了合作关系,成为了江苏第一家‘盒马村’”。戴庄村党委书记姚伟超为调研团队介绍了戴庄的发展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和大学生村官群体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互联网“”生态链“”品牌营销“这些新颖的概念不断融入戴庄这个原先较为偏远封闭的乡村。

但是不管技术、制度、模式如何变迁,戴庄村始终不变的是对农民利益的不懈追求。赵亚夫、杜中志、姚伟超等中共党员们敢为人先、带领农民的红色精神令团队成员倍受鼓舞;镇江农科所技术指导、政府财政扶持的红色力量令团队成员倍感安心;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互帮互助、先富带动后富的中国特色红色制度、红色文化使团队成员无比自信。

“本次戴庄之行,团队成员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民共同富裕之路有了深刻的认识,坚定了年轻的党员、团员们的理想信念,也为同学们往后的学习、工作、科研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团队负责人马明涛表示。

“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有优良精神的注入,一心为民,创新进取的亚夫精神

为实现乡村振兴,筑梦红色乡村增添新的活力。当代青年学子应在亚夫精神的带领下乘风破浪,以破竹之势完梦乡村振兴。”卞星宇、王庆叶同学说。

团队合影

标签:
责编:赵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