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房改善工程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山清水秀,村田相映,鹅卵石砌起的渠道、毛竹编就的篱笆……漫步在曲折的游步道上,一片田园美景,乡邻笑容如花。盱眙县以农房改善为载体,充分挖掘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特产丰富的农业优势和景点众多的旅游优势,精心策划推进产业融合,有效激发了乡村活力。
“回乡之后,赚得不比大城市少。”陡山村桃李天泉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张敏高兴地算起账来,她家里有20亩山黄桃林,亩均产量将近4000斤,除去肥料、人工等费用以及损失,每年净赚近30万元。不仅如此,张敏一家还通过农房改善工程,告别了过去的老房子,换了一套新房,这里路更宽、水更绿、环境更好了。
盱眙县始终将农房改善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严格按照“七通九有十到位”的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邀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高质量编制规划方案,设计不同风格和户型面积供农户选择,最大程度保留地形地貌、水源古树等自然肌理,营造“山水田园村”和谐共生的乡村风貌。
“军旅生涯锻炼了我能吃苦、敢拼搏、不服输的坚强性格,我更要立足农村、奉献农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马坝镇街南社区退役军人张强完成了从“红色军营”到“绿色田野”的华丽转变。现在,他的采摘园越做越大,顾客络绎不绝。
盱眙县以农房改善为契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综合整治,大力培育和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全县累计流转土地80余万亩,吸引了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盱眙县还组织开展果树优质栽培技术培训、龙虾烹饪培训、农机驾驶培训等多种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广大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政府组织专家对大棚进行改造升级,成本下去了,产量上来了,现在每亩能赚7万多元。”穆店镇郭庄社区居民郭征兵高兴地笑了起来。郭庄社区邀请专家按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对现有产业进行规划;在农业部门组织下,对园区沟、路、渠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以财政补一点、群众贴一点,引导群众对现有大棚进行提档升级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在农房改善过程中,盱眙县坚持“项目跟着产业布、产业跟着项目走”,制定出台“一村一特”产业发展方案。各农房改善项目周边紧靠镇区工业园区和国家级、省级农业园区,为周边农房改善群众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此外,还组织开展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做和农副产品加工“三来一加”活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刘雪松 马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