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品牌管理,丁庄葡萄的“三品”观

在句容推广示范基地,芮东明指导农户为阳光玫瑰葡萄疏粒。(资料图片)

妮娜皇后。
“真甜!太好吃了!”上周五,南京市民李女士团购了一箱丁庄葡萄。翠绿亮眼的阳光玫瑰、清甜爽口的巨峰,一粒粒葡萄唤醒了舌尖上的味蕾,因疫情影响不能像以往到田间采摘的不快一扫而空。
丁庄村位于句容市茅山镇北麓,从1989年的2亩巨峰发展到现在的20000亩,句容丁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小镇,“丁庄葡萄”也成为响当当的时鲜水果品牌。到处都在种的葡萄,缘何能在丁庄风生水起?丁庄葡萄为什么受欢迎?日前,记者走进句容茅山镇,探寻丁庄葡萄走俏的原因。
引进新品种,优化结构赢市场
在每年葡萄成熟的季节,丁庄村都要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葡萄评比大赛。每一次大赛,既是一次技术交流的盛会,又是葡萄新品展示的舞台。阳光玫瑰、妮娜皇后、金手指、紫金红霞等新品葡萄在一次次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
“为了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不断引进新品种进行实验,将适合在丁庄生长的葡萄品种留下来。”镇江农科院研究员芮东明连续担任五届丁庄葡萄大赛评委,他告诉记者,丁庄村从1989年种植第一个品种巨峰,到现在已推出夏黑、阳光玫瑰、金手指、妮娜皇后等早中晚熟52个品种,销售时间从8月初到10月初。新品种的出现,意味着丁庄果农之间已经产生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新品葡萄如何从试种到大范围推广?芮东明告诉记者,在丁庄,有一个江苏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句容推广示范基地,重点示范1-2个新品种,并从葡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普通种植户中选出5个示范基地进行试种,在技术成熟、新品种满足大批量种植条件时,逐步推广至果农。
阳光玫瑰是2012年引进丁庄的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种,因为肉质脆硬、外形美观、有玫瑰香等优点,受到高端消费者喜爱,成为丁庄果农的“新宠”,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丁庄发力高端市场,助力葡萄产业转型升级的“秘密武器”。
提高品质,“减产”增收有门道
在丁庄村,“陈志军砍葡萄树”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那是2017年,丁庄心意家庭农场主陈志军从日本学习回来,亲手毁掉2亩种植了20多年的葡萄树,并改良土壤,更换新品种,严格控制葡萄产量。“种植户一定要在葡萄产量与品质之间做好权衡,不要过于重视眼前的产量,而是要追求好的品质。”陈志军说。
“三个四、三个三、六个二、三个一。”这个葡萄梳果口诀,丁庄的果农背得滚瓜烂熟。按照这个口诀梳果,葡萄成熟之后,不多不少,正好36颗。“为了保证每颗葡萄的养分,阳光玫瑰的每根枝条上只保留1串葡萄,其他全部剪掉,有些农户舍不得,我们都是耐心劝导。”芮东明说,除了外形和口感的保证,丁庄葡萄还严格按照全程绿色防控示范点的技术标准,依托土壤生物修复、生态调控防病、物理防治、生物与诱抗防治等技术,种出让消费者放心的葡萄。
丁庄村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应明是一名标准的“葡二代”。在他家的“百葡园”内,集中种植了60多个品种的葡萄,是当地百姓心目中的“葡萄大王”。“下手越狠,葡萄品质越好。”方应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串成熟的阳光玫瑰大约保留36颗果实,这种外形、口感俱佳的葡萄每亩产量约2000斤,一串约1.2斤,能卖到30元。按传统种植的巨峰葡萄每亩产量约3000斤,市场价5-8元/斤。虽然“减产”却能增收,经济效益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打造品牌,丁庄葡萄叫响全国
“今天快递全部发出,江浙沪明天到,其他省的后天到,请朋友注意查收!“8月24日下午,句容市二丫葡萄专业合作社王娟在朋友圈“晒单”,一箱箱葡萄排列整齐,发货地址南到海南、广西,北到黑龙江、吉林。“我们的订单遍布全国,得益于丁庄葡萄叫响全国,成为响当当的区域大品牌。”王娟说。
早在2016年,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把原来几十个品牌统一为“丁庄葡萄”,实施“统一品种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管理模式,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时代。2017年,“丁庄葡萄”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6月,“丁庄葡萄”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打造区域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种植这一关,还要严把质量关,开拓新的营销渠道。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丁庄葡萄在南京金鹰、百果园、开市客、果多美等大型连锁超市销售,在盒马鲜生、天猫旗舰店、抖音平台、叮咚买菜等线上渠道销售,销售网点遍布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地。今年8月,丁庄与中国邮政开展惠农合作签约,为镇江市民提供次日达的葡萄配送服务。探索同城配送服务的同时,丁庄葡萄还与中国邮政、顺丰、京东等快递物流公司联手,使日快递运输能力增长3倍,基本满足葡萄大量上市后的运输需求。记者 许见梅 通讯员 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