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重点资讯 > 正文

0

“宿”写新时代“鱼米之乡”壮美篇章

来源:宿迁日报   2023-02-27 16:38:00
鳞次栉比的新农房、水清岸绿的河湖、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 …走在j江苏宿迁广袤的新农村,一幅幅壮美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农业是宿迁市70余万人从事的产业,农村是宿迁市近180万名农民的家园。近年来,宿迁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克服疫情冲击、经济下行、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持续下功夫。2023年,宿迁市上下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筑牢坚实基础。

鳞次栉比的新农房、水清岸绿的河湖、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走在江苏宿迁广袤的新农村,一幅幅壮美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业是宿迁市70余万人从事的产业,农村是宿迁市近180万名农民的家园。近年来,宿迁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克服疫情冲击、经济下行、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持续下功夫,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呈现出产业层次高、特色风貌优、发展势头好、创业激情足的良好态势。

粮食保供基础不断夯实 “数”说:全省9.4%的耕地生产全省11%的粮食

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粮食价格继续高位震荡、国内农产品仍存在结构性紧缺的背景下,稳粮食就是稳大局,稳农业就是稳发展。

作为全省农业大市,经过多年发展,宿迁乡村产业优势突出,战略地位更为凸显。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宿迁市粮食、果蔬、生猪产量均占全省10%左右,花木、河蟹、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规模均居全国前三强,以全省9.4%的耕地生产了全省11%的粮食,每年外调100万吨商品粮,为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已经成为宿迁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盘”。作为粮食主产区,2022年,宿迁市上下牢记“国之大者”,继续扛起产粮大市的使命担当,以更加明确的路径、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据统计,去年宿迁市新建高标准农田47.8万亩,累计达到442万亩,占比超72%。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亩均单产453.4公斤、总产410.6万吨,双创历史新高;果蔬、肉禽、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76.8%,居全省第二;生猪出栏量270万头,居全省第四。

产业群链能级加快提升 “数”说:“三群四链”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

产业兴则乡村兴,实现农业强市,必须立足现代农业做文章,不断拓展其广度和深度。为此,宿迁市千方百计抓项目、强产业,按照集聚增效、加工增值的导向,全面加强农业招商和项目引建,引领推动“三群四链”(生态河蟹、园艺型花木、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三大产业集群和优质稻米、绿色果蔬、规模肉禽、猪肉食品四条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以来,扭住农业招商这一关键抓手,宿迁市抢抓中央厨房、预制菜等新型食品加工业发展风口,招引了一批专注稻米、果蔬、肉禽、生猪精深加工的大项目,并全力培育“链主型”农业龙头企业。

据统计,去年宿迁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2个、增长21.6%;农业重大项目投资54.9亿元,新竣工亿元以上农业重大项目18个,同比增长63.6%;创成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2个,纳入市级园区创建5个,市级以上园区综合产值突破360亿元。农业主导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达到850亿元,再上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 “土特产”三个字,宿迁各地、各部门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围绕民宿经济、农旅经济发力,深度开发农业新功能、农村新价值,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综合效益。同时不断放大“宿有千香”品牌效应,擦亮宿迁农产品金字招牌。去年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193亿元、同比增长15.6%。“宿有千香”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年销售额超8亿元、同比增长60%。

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数”说:美丽宜居村庄建成率达到98.3%

实践证明,农村不是凋敝落后的代名词,完全可以同城镇一样,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承载地。

近年来,宿迁锚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任务,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生活。

去年,宿迁市加大“建”的力度,接续攻坚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加快9个小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发展中心;提升“居”的品质,坚持片区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宜居度、幸福感;丰富“治”的内涵,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统筹推进城乡文明共建,全力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去年宿迁市全年实施小城市建设项目180个,完成农房改善2.4万户、累计突破20万户,美丽宜居村庄建成率达到98.3%。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集成示范效应凸显,累计竣工重大项目250个、完成投资416.1亿元,高分获评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廊道建设上升为全省战略。全市“四好农村路”覆盖率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0%,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全市村级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清单制”推广运用均实现全覆盖。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占比分别达96.3%、73.8%,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共同富裕基础更加坚实 “数”说:去年农民收入增速6.9%,位居全省第三

农业强市不仅表现为农业强、乡村宜居宜业,更体现在农民富裕富足上。近年来,宿迁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建设农业强市根本落脚点,努力让广大农民有稳定的收入,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宿迁市低收入人口仍有20余万人,占全省比重超过六分之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担子依然较重。2022年,宿迁市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9%、18.5%,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去年宿迁市突出产业富民,抓好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主攻就业增收,打响“乐业宿迁”春风行动品牌,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同时以“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为引领,深入实施资产倍增、能力提升、管理提优、暖心富民四项工程,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去年,宿迁市还深入组织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聚焦重点群体、重点村居、重点片区,精准落实政策举措,有效确保了动态监测预警执行到位、分层分类帮促政策落实到位。

数据显示,2022年,宿迁市对62.3万名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帮促,编制实施三大帮促片区重点工程项目148个、完成投资58.5亿元,脱贫巩固率保持100%。

深化农村改革蹄疾步稳 “数”说:承担省以上涉农改革事项29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具体到宿迁,“春到上塘”大包干拉开了江苏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进入新时代,宿迁坚持科技赋能、强化创新驱动,一系列农业创新资源加速富集,农业农村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农业权证化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相继破题,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上升为省级战略,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荣获进位第一等次……2022年,宿迁市上下持续深化“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纵深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逐步走深走实。

据统计,去年,宿迁市承担省以上涉农改革事项29项,创新开发“一村一品贷”“畜禽贷”“农机云贷”产品,累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42.2亿元。乡村公共空间治理2.0版全域推进、有效推广,获省推荐申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设施确权登记和抵押贷款,累计发放贷款1.07亿元。创新宅基地地票、房票“双票制”,制发地票、房票338张,改革经验获农业农村部肯定。

建设农业强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为全市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宿迁市上下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筑牢坚实基础。

标签:宿迁市;乡村;农业农村

责任编辑: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