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重点资讯 > 正文

0

新农人,新春耕

来源:新华日报   2021-03-29 08:26:00

时至仲春,正是“索索缲车谷口闻,鸟催农事日纷纷”的春耕季节,南京的田间地头已是雨洗菜花黄,风吹麦苗绿。

华夏农耕文明绵延千年,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民有了不一样的定义。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个特殊的群体被贴上了时代标签,他们共同的名字是“新农人”。这群有知识、懂技术、敢创新的80后、90后,远离都市,扎根乡村,用精品大米、有机蔬菜、新鲜鱼肉来实现人生价值。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让有志青年在广阔天地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怎样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用什么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蹚出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近日,《南京观察》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大田,深入塘口,探访农庄,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找寻答案—

一只螃蟹“爬上”物联网

三月的滁河繁花似锦,不远处的九峰山,苍翠欲滴,茶香四溢。浦口星甸街道后圩社区,90后小伙吴磊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站在50多亩的蟹塘边,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水面,嘴里念叨着:“水变清了,下午要加营养液。”

最近,安静了一个多月的蟹塘又热闹起来。蟹苗下塘、螺蛳投放、水草播种……“从二月底一直忙到来年一月份,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都指望这一塘螃蟹。”吴磊说。眼下,从高淳买来的2000多斤蟹苗已经投进塘里,清明前后就将开始第一次蜕壳。除了正常的喂食,每隔十天要添加营养液,给螃蟹补钙,“前一两次蜕壳最关键,营养一旦跟不上,就会有缺胳膊少腿的残蟹。”

这已是吴磊养螃蟹的第7个年头。回大山深处当农民,大学毕业时他想都没想过。“在企业上了一年班,一分钱没存下,看不到发展前景。”吴磊回忆,父亲吴成余2009年就开始养螃蟹,一个人伺弄50多亩蟹塘。当时正是老爷子建议,与其在城里挣死工资,不如回来搭把手。2014年,他最终决定子承父业,回家当蟹农。

父亲手把手教、买专业书恶补、到网上找资料、跟农技员“讨”点子……年轻人脑子活,学得快,吴磊逐渐挑起蟹塘的大梁。

养蟹是个辛苦活,除了年初清塘之后能歇一歇,几乎是一年忙到头。而最苦的,是夏天打理水草。高温会让水草处于休克状态,稍不注意就会腐烂影响水质;水草过密会降低透明度,影响螃蟹晒太阳补钙;水草高出水面浪起不来,蟹塘含氧量会随之下降。为了这塘螃蟹,吴磊父子俩几乎每天都要头顶烈日,划着小船在塘里检查一遍,“大夏天螃蟹在水里蜕壳,我们在岸上蜕皮。”

养蟹更是个技术活。塘口的小屋后院,吴磊每天都要打开两个“黑匣子”看几遍,那是2018年装上的水质监测仪,“我们后圩建成了全省渔业精品园区,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物联网养蟹了。”监测仪的显示屏上,水温、溶氧、pH值、氨氮含量等数据清晰可见,指标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一旦溶氧量低于3个单位,塘底的微孔增氧泵就立即启动。而过去,只有螃蟹爬上岸,蟹农们才知道蟹塘缺氧。

科技赋能,后圩的螃蟹跟原来不一样。“个头平均重了接近半两,有的甚至能蜕六次壳,口感和品质也比以前更好。”吴成余感受最直接,以前螃蟹是求着人家收,现在后圩 蟹名气越来越响,不仅不愁卖,价格也上来了。吴磊还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老吴家的螃蟹从塘口直“爬”到餐桌,既新鲜又实惠。

一只螃蟹,正在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吴成余当初扔掉锄头租下蟹塘,最重要的原因是地里“刨”不出钱。“养螃蟹苦归苦,可每年中秋前蟹塘开捕,别提有多带劲。”吴磊介绍,去年螃蟹行情好,亩均净利润能达到7000元,比上班不知强多少。如今,吴磊家的老房已经拆迁,街道把他们统一安置进了村民公寓。浦口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 里线直接修到九峰山下,沪陕高速拓宽完成后,开车到主城只要半小时。浦口还在打造“浦食浦味”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 蟹就是主打产品之一。

“好山好水养好蟹,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我们这代人,到哪都能干出事业。”吴磊探下身子观察水流,那一刻,仿佛他已经听到蟹苗蜕壳的声音。

种粮老把式让位高材生

3月25日中午,骄阳刺眼,油菜花香扑鼻。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畔,两台旋耕机“突突突”地在农田里奔驰。犁铧掀开沉睡的土地,白鹭悠闲地立在一旁啄食。1987年出生的中国农科院硕士李志杰站在田埂上,突然喊道:“快看,那里有一只野兔!”

李志杰是艾津农业的副总经理,千亩试验稻田的大管家。5年前,作物栽培学专业科班出身的他,从科研院所跳槽,做了一名新农人。这家农业科技公司高学历人才集中,光硕士就有18个。从插秧、施肥、打药到收割,所有环节都是自己干。团队种出来的艾津欧标大米,满足欧洲食品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和绿色标准等521项指标,让经验丰富的种田“老把式”刮目相看。

如今,除了“种好自家的地”,硕士团队的一项大任务是“替别人种地”。李志杰介绍,前年起,六合区入选全省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主攻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响应这一号召,艾津农业成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几十台农业机械全部拿出来,共享给其他种粮户,从植保方案制定、药物使用、无人机防治、效果监测,公司有整套的一条龙专业服务。

“三友湖村老双家的地撂荒了多年,前不久交给我们代种代管。”此刻,李志杰正忙着在地里查看墒情,为下一步的水稻秧田制作做准备。“土地交给我们,投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节省人力物力。前些年,农民一家种三亩地,就要从年头忙到年尾;现在种1500亩的种粮大户,只要给我们打个电话过来,轻轻松松就把地种了。”

“测完了,老双家的地大约是100亩。”说话的是公司农机部经理袁飞,他脚穿长筒雨靴,手拿GPS测亩仪测面积,一圈跑下来面色红黑,额头满是汗珠。“旋耕机每亩地收费标准是35元,这块地砂石多,容易伤旋耕机刀刃,预计收费还要多些。”袁飞介绍,现在打药基本都用无人机,无人机服务的收费标准是小麦6元/亩、水稻8元/亩。“现在我们的植保服务范围已有15万亩,飞机飞一下,100亩地三个小时就搞定。”公司去年仅社会化服务一项,营收就达到2000万元以上。

什么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是把科研院所的最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落地,打通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李志杰说,公司要做的就是把多年积累的新技术和新经验推广开来,让农民真正实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已迎刃而解。“在六合,现在已基本看不到家庭式的劳作场景。”李志杰介绍,像老双一样,选择专业团队代种地的农户,正变得越来越多,而这正是这几年春耕的最大变化。

种粮“老把式”,让位给硕士新农人。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现在的农村,正处于新老农民交接班的阶段。”袁飞补充说,从南京第一台自走式植保机,到今天六合农机手必备的无人机技能,不少新技术都是艾津农业推广的。“我们现在飞无人机,种粮大户不光在一旁学,有的人还把儿子送过来培训。”

教育学硕士当上了农场主

来到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说起徐磊的名字,可能很多村民不知道。但一说起那个种桃子的大学生,大家都熟悉。不是洲上本地人,读的是教育学硕士,1988年出生的徐磊,2014年来到八卦洲,一口气包下了170亩地,种桃子、葡萄和蔬菜。这在周边村民中是一个“传奇”。

“当时父母也反对,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又回到地里了。”老家安徽泗县的徐磊说,几年坚持下来,大家看他的眼光从好奇、质疑转变到信赖,“我让大家看到,我的种法不一样,有赚头有前景。”如今父母也一起来到岛上在果园里帮忙。

白天在田头除草、开渠、种树,光头锃亮、皮肤黝黑的徐磊,干活劲头和请来的帮工并无二样。晚上回到租住的农房里,打开知网研究农业教授们论文,则让他拥有了“独门秘笈”。

“万事是通的,在学校学来的专业知识用不上,但是培养出来的研究能力不会丢。”徐磊虽然出生农家,但打小没种过地,如何除草栽树,是跟农民现学的,选桃树品种是请多位专家教授反复必选的。“阳光玫瑰葡萄无籽化、新的桃树栽培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都在论文里面,经常琢磨,现学现用,不费几个钱。”

“大学生种桃子,就是不一样。”如今,这个岛上新来的年轻人,成了农民眼中的榜样。“大学生”的桃园主打都市采摘,水蜜桃、黄金蟠桃、油桃挑的都是最好的品种,种植模式也与以往大有不同,这里的桃树密度低、空隙大,不但果子的香味和甜度提升,病虫害也相对较少。“到六七八月的采摘季连轴转,有的时候一夜都没法合眼,白天市民来摘果子,晚上安排发货。”徐磊算了笔账,高峰期最多一天5万多收入,一年一亩桃园能赚万把块。

但所有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风调雨顺的基础上。当农民,让他体会到了“过山车式”的行情。2018年大雪,地里的棚子塌了一半,损失近百万;2019年收成不错,赚了70多万;去年来了一场水灾,桃子刚挂果就泡水了,一年辛苦白费了……历经田间地头的“大起大落”,徐磊如今很“淡定”,“今年要是搞得好,能挣个一百多万。”

去年,徐磊的农场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当记者预祝他今年好赚头时,徐磊笑着解释道,农业需要持续的投入,钱到手还没捂热,又投到田里去了变成了大棚和农机,这一方“家庭农场”已经先后投入1000多万了,“你看这几道沟渠,毫不起眼,我花了20多万。这些大棚薄膜要更换了,又是一笔开销……”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徐磊如今已是一个老到的“新农人”, 2017年,他和洲上的多位农业大户合作组建了南京众磊农产品专业合作联社,如今,这一合作联社500亩的标准化蔬菜基地今年正式投产了,将是一个全新的利润增长点。

带着记者在他的百亩桃园里转了一圈,徐磊说,虽然起起伏伏但是对农业很有信心,会一直干下去。桃园边河岸边枝叶茂盛,“这些是榉树,当年1块钱1棵的苗,现在长成了1棵得300块了。”徐磊说,最近他在忙着绿化,在沟渠边种上了石楠和桂花树,“做农业就是要坚持再坚持,咬牙干下去就会有成果,种下这些树,慢慢长大就值钱了。”

“粮二代”玩转农业全产业链

在溧水区和凤镇,沈传健曾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致富能人。但如今,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却是他的儿子沈爱保。

“10吨?没问题,明天发货。”“大米的质量你绝对放心,我们不会砸自己的品牌……”3月27日,36岁的沈爱保一上午接了不下20个电话,作为南京晶健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的“当家人”,他的业务早已超出了沈传健的想象,“最近出货量大,光杭州就要每天发20吨。”

从村里的个体粮食加工厂起步,晶健粮油已经走过40多个年头。2004年,刚满19岁的沈爱保进入父亲创办的工厂,跟着打理各项事务,了解生产流程环节。但这个不循规蹈矩的“粮二代”,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米产出来,关键是要销得出去,打开市场,只能靠两条腿跑。”近到苏州、杭州,远到四川、云南,20出头的沈爱保人小胆子大,单枪匹马闯码头,尽管屡屡碰壁,但就是靠着一股子钻劲,硬是在宁波拿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客户。

“跑市场不仅是开发客户,更是学习先进。”沈爱保说,走南闯北的他眼界逐渐开阔,看到外地大米包装漂亮,规格也多,回来之后就引进真空包装设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规格的产品,产品的多元化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也使得市场越做越大。2009年,他率先申请注册了“晶健”品牌的大米商标,并借助各种宣传渠道和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迅速在市场有了知名度。

市场打开了,名气也有了,但老旧的加工生产设备已不能满足需求。厂房改扩建,更新生产线,2014年和2017年,沈爱保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扩大工厂产能,提升仓储容量,开始向现代化企业迈进,“米机、抛光机、色选机,全部都是国内最先进的粮食加工设备。”此时的沈爱保,已经从“个体户”变成“企业家”,但一个更大的愿景也在他内心深处萌芽——带动和凤乡亲共同富裕。

在石臼湖旁,3000亩麦苗长势喜人,那是和美凤鸣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自建基地。2020年,沈爱保成立合作社,与周边农民签订了1.5万亩种植协议,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带领乡亲改良品种,科学种植,从源头保证原粮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合作社成员种出来的粮食,他照单全收,而且价格还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去年秋粮入库,参与收购运输稻、加工、营销的从业人员达到200多人。粮食品质有保障,而且还不愁卖,工厂还提供就业机会,在溧水和凤说到沈爱保,人人都竖大拇指。

疫情深刻改变了生活方式,也对粮食销售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沈爱保开始试水“网上卖米”,他建立电商平台,通过网络将优质、安全的大米销售给全国各地用户,去年网上销售700多万元。直播带货、社群营销、展销会,新的渠道正不断打通。

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个从种植到销售的现代化粮食加工产业链闭环,已经在沈爱保手下打造成型。“干农业没有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他说,无论销售方法如何转变,产品永远是基础,这是对用户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合作社成员负责。记者 盛文虎 仇惠栋 李凯 朱泉 通讯员 杨小蕊

标签: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