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乡村振兴 > 正文

0

“绿”字扮靓溧水乡村振兴新名片

来源:南京晨报   2021-04-02 08:40:00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春天的溧水,广袤的田野到处绿意盎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溧水新农人正奋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道上。以“国字号”创建为引领,用一个“绿”字扮靓溧水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种田大户喜说“绿色经”

“我种了3500亩水稻,当年就全卖完了。上周有客户从南京过来,想一口气包下1000亩水稻的收成,单子虽然大,但我都卖完了也没接成。我跟对方说了,如果确实想要,4月来签订单,我们按订单做。”坐在溧水区和凤镇吴家桥村的基地办公室里,种田大户陈小健自豪地说着“无粮可卖”的喜人烦恼。

从1996年在无锡种植蔬菜,到2004年返乡承包农田种植水稻小麦,陈小健与农业打了30多年交道,说起种粮卖粮,他的体会都与“绿”相关。“我是本地人,2004年回乡创业的时候,好多农户因为种粮辛苦赚不到钱,地都抛荒了。看着觉得可惜,我就都拿下了。那时候种粮也没什么标准,就随便种。后来跟着市场种无公害大米,再后来就是绿色大米。”

在陈小健看来,大米产品的更迭其实就是种植标准的变化。“用肥、用药都有要求,土壤、环境也有要求。”对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吃到嘴的大米更香了。“肯定更好吃了,这多亏了育种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像我们,种的是南粳46,特意选了高价的一代原种,还选了三家不同的培育机构,就是要种出绿色好吃的大米。”

陈小健的“绿色”有了好回报,人不出门订单就纷至沓来,自创的“吴谷道”品牌大米更是供不应求。今年,他的大米又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市场价格也随之有所提高,真正实现了优质优价。

绿色背后有“硬核”

在溧水,绿色农业背后有“硬核”支撑。生产中的每一环都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各类农机、可以加工胚芽米的加工设备、现代化烘干冷藏存储器具,都可为提质增效助力。但陈小健却并没有太多压力,“现在政策好,就这个月,村里帮我们上报的稻谷补贴已经到账了,区里今年还出台了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奖励政策。秸秆还田、轮作休耕、创建验收、品牌认证、有机肥替代化肥这些都有奖补,我估算了一下,各种补贴奖励加上大米的溢价,今年每亩地可以额外增收300元左右。”

来自部、省、市、区各级层面的多项农业扶持政策,加速了溧水区现代化绿色农业的发展。化肥减量增效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绿色农药补贴项目、农产品品牌认证补助项目等各类扶持、奖补政策,实则是给农业企业谋求绿色发展提供了助力,推动全区农业向更安全、更优质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是溧水区在2019年制定的新政策,“2019年我区启动了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当时配套推出了这个专项资金,每年不少于1000万,目的就是加快推进全区的农业绿色发展。”溧水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袁丹丹告诉记者。

溧水一“绿”向未来

“正在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涉及和凤、洪蓝、石湫等六个镇街,面积15.02万亩,力争在2021年通过基地验收,其间会有绿色农药推广、绿色防治示范区建设等创建工作,目前可以说是局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袁丹丹透露。

但对溧水来说,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更像是个引子,目的是通过这一“国字号”创建带动,优化全区绿色有机农业空间布局,盘活现有资源,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溧水的农产品门类齐全、品种丰富,不仅是水稻,还有绿色草莓、有机蓝莓、有机茶叶、优质水产、健康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该区目前正在加快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场和水产生态养殖健康示范场的建设,推进农业建设标准化和投入品减量化。目前,全区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300余家农业企业已被纳入区级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绿色发展要久久为功,政策落实要绵绵发力”。袁丹丹告诉记者,未来溧水区将继续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补贴标准,强化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下更大决心、想更多办法、用更严措施,通过多重合力,推动全区农业绿色化快速发展。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溧水人将一“绿”走下去。记者 黄燕 溧水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标签:绿;溧水;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