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早稻开镰 又是一年好“丰”景
2023-08-18 10:14: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连日来,南京都市圈多地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在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连片的早稻率先开镰收割,成为江苏最早开收的一批水稻;在句容天王镇戴庄村,第一批350亩有机越光水稻3天收割结束;宣城的5万亩再生稻也已进入成熟收获期,预计将于8月底完成收割。

8月初,在常规水稻的拔节孕穗期,戴庄村的有机越光水稻已经陆续成熟。“今年戴庄村共种植了3000亩的有机越光水稻,等第一批1500亩收割结束,便会立即上水,为下一茬再生稻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戴庄村党委书记姚伟超说。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试验,句容戴庄村再生稻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每年收割期前后都会有人前来“取经”再生稻栽培要点。“往年大概只有两三百亩的再生稻,今年雨水充足、气候适宜,预计发展500亩左右,超过往年的一倍。”姚伟超介绍说,今年在田间增加了“菜籽饼”等肥料,再生稻每亩产量预计能达到300斤左右,加上第一批有机越光水稻700斤的亩产,总亩产能达到1000斤左右。

在金坛黄金村,8月12日第一批早稻开镰收割,今年70亩早稻是有机软米,亩产量为500-600斤。黄金村有关人士介绍,村里与南京农科院合作,对早稻种质进行了提纯复壮,立夏栽插、立秋后收割,全生育期3个月左右,比普通品种的水稻提前两个月成熟。“早稻从播种到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和粮食不落地,当天就能完成全部收割工作。”黄金村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政说。

这几天,宣城5万亩再生稻进入收获期。在郎溪县涛城镇,种植户涂仕银的再生稻早在8月5日就开始收割了,今年头季稻的干谷产量能达23万斤,亩均增收150元。“4月初完成了插秧,比别人提前了一个礼拜。头茬收割后,预计10月初就能再收一季。”涂仕银毫不保留地分享着增产的秘诀,表示种植期间还有农技专家的定期指导,并进行科学管理。

在宣州区寒亭镇长河村种粮大户赵加伟的再生稻种植基地,收割机早已轰轰地在田间开起。赵加伟今年种了150亩再生稻,采用的是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技术,移栽期提前,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天气,增加水稻结实率,提高了产量。

上周,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丹英为组长,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等专家成员组成的专家组在宣州区籼粳杂交浓香型再生稻示范片稻田里进行测产验收,专家组见证了现场收割、测量面积、过磅称重、水分测定、质量检测、计算统计等全过程,并最终得出实测结果。测产结果显示,该示范片平均亩产710.4公斤,与宣州区再生稻头季单产相比,每亩增产120斤左右。(记者 陈燕飞)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