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山镇陈楼村是全省经济薄弱村,因距离镇区较远,村民以种植粮食为主,没有其他产业,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均处于较低水平。之前,村民外出打工较多,近几年,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无工可做,闲置在家。看着村民坐吃山空,新任村书记李蒙同志急在心头,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村民致富目标,李书记带领村干部和党员代表外出学习并招引发展项目。经努力争取和甄别,结合陈楼村实际情况,带回蜜薯种植这一项目,希望通过蜜薯产业作为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把蜜薯做成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为鼓励群众参与蜜薯种植,村“两委”及时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议事工作,组织村干部、政协委员、相关农户、农业专家等召开协商议事会,讨论蜜薯种植、市场销售等问题,锁定发展蜜薯种植产业。
在协商主题确定后,议事会组织部分议事会成员和陈楼村勤利合作社成员围绕议题进行走访、调研,大家带着问卷深入群众,针对不同类别的村民分别进行交流。对于土地多、劳力多的,询问是否愿意种植蜜薯;对依靠外出打工的,为他们比较在外打工和回乡种植蜜薯的收益,鼓励留在家乡搞种植产业,对于种地意愿比较强烈的,鼓励他们租地发展蜜薯产业,村里负责联系愿意出让土地的村民并提供土地流转支持。议事会成员多方收集意见和建议,详细记录村民对于蜜薯种植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针对调研成果形成意见,认为发展蜜薯规模种植是发展陈楼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议事代表围绕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讨论,与会代表畅所欲言,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村两委委员宋玉胜说:“陈楼村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我今年65岁了,从我记事起村里就只种小麦、水稻、玉米,这种单一的种植持续了最少五十年,这些作物养活了我们,但是始终没有致富,我们陈楼村是时候打破传统了。大家看我们邻村小周村,几年前开始种豌豆,后来种西瓜,现在种菊花,人家就不断的折腾,看看人家的收入,无论是村集体收入还是村民收入,都翻了几番了,我们陈楼土地资源这么好,应该发挥更好作用。”党员代表陈云科也说:“我也跟着外出学习了,种植蜜薯的市场前景良好,蜜薯种植技术门槛低,管理较为粗放,对土地、气候等外在条件要求小,符合我们陈楼实际,希望我们陈楼村村民要抓住致富机会。”群众代表宋学柱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蜜薯是薯类,但毕竟现在薯类消费市场不大,不像小麦、水稻这样永远满足不了需求,不担心销售,价格浮动也比较平稳,如果种植蜜薯一旦打不开销量,就会造成损失。”李蒙书记给予解释:“目前市场上的蜜薯品种繁多,我们选择比较受欢迎的品种,村民只要加强田间管理,保证品质,会有很大市场潜力,前景喜人。同时我们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村民只管种植,提高质量和产量,销售的事情可以交给合作社,村干部都会积极跟收购方对接,不会造成滞销问题,当然,第一年,大家可以少量种植,明年再扩大规模。”对于有不同意见的群众代表,议事会成员认真倾听、解释,最后达成统一意见,决定种植蜜薯。
![](./W020230801344094210213.jpg)
村干部积极开展种植蜜薯宣传工作,鼓励村民参与致富产业。2023年夏收结束后,在陈楼八组划出200亩土地用于蜜薯种植。为降低风险,合作社和村民签订了销售合同,在土地流转、整理、购买秧苗、浇水等各种环节,村里给予全力支持,并请外地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指导,蜜薯种植在陈楼村开展得如火如萘。同时,村两委也积极探讨和酝酿后期蜜薯加工产业,最终要形成育苗、种植、深加工全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在3年时间内把小蜜薯做成带动村民致富的大产业,让蜜薯种植为村民带来甜蜜的生活。
陈楼村积极发挥协商议事的作用,不仅解决群众难点、堵点问题,更在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上大显身手。通过民主协商,有效增加基层群众话语权,为推动为民事提质增效。(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