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高邮卸甲镇:合作社里抢收忙
2022-11-10 09:39: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金秋时节稻谷香,人机并举抢收忙。11月5日,高邮市卸甲镇禾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匡田头上,金灿灿的稻浪随风飘荡,几台收割机正张开臂膀,在田间来回穿梭,所到之处水稻秸秆一排排倒下,金灿灿的稻谷流入粮斗,割稻、脱粒,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粒粒饱满的稻谷装满了运粮的拖拉机车厢……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一派机声隆隆抢收忙的喜人景象。

今年49岁的邱红星是卸甲镇禾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卸甲镇花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双带”型村干部的他曾获得2018年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2020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等殊荣。在田间,只见邱红星一边娴熟地驾驶着收割机忙抢收,一边招呼着大家将收割下来的稻谷迅速转运归仓。利用收割停机卸粮的间歇,邱红星说:“这匡是我们卸甲镇禾丰农机合作社的农田,总共有420亩,种植的是南粳9108品种,目前,我们正抓住晴好天气忙抢收……”

谈到今秋水稻的收成,邱红星说:“由于受今年夏季罕见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我们合作社水稻亩单产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根据目前收割的数据来看,亩单产在1350斤左右。因为我们合作社种植的南粳9108属于优质品种,比常规稻谷市场价每斤要高近0.2元,并且我们从秧池备耕到水稻的栽插、从撒肥、除草到收割、烘干入库全程实行了机械化,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收益,因此在产量略减的情况下,每亩水稻仍然可多获三四百元的纯收入!”

今年70岁的邱兆松是邱红星的父亲,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只见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的他驾驶着拖拉机将刚收割下来的稻谷装运到不远处磅秤过秤,然后运到合作社的烘干房进行烘干。而在烘干房另一边,工作人员则用叉车将输送带上源源不断转送来的已烘干稻谷装运进入库房……邱兆松感慨地说:“我们过去割稻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人工拿刀弯腰收割好几天,稻割下来还要挑耙,脱粒,捆草、晒稻,扬场,入库,卖粮,劳动强度很大,费时费力……现在可省劲了,我们合作社插秧机、拖拉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一应俱全,科学化、机械化种田效益在不断提高,就拿割稻来说,今天收割机割稻,割下来当天就可以烘干入库,现在种田可舒心了!”吴继原

标签:稻谷;收割;卸甲镇
责编:蒋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