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栖霞区栖霞街道新合村党委积极探索河道治理新模式,通过“万千百十”行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效,充分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辖区水环境保护及改善注入了强大动力。
明确目标,绘制治水蓝图。辖区滨江河道全长约6.2公里,东至三峰石化桥北侧,西至原十月村花林。村党委将河道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内容,筑牢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三位一体”护河模式,将网格员、护渔员分别纳入网格中,进一步细化河道责任区域,形成了严密的河道管理网络,持续推动河道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明确目标,坚持集中与常态化“清漂、清杂草”同步进行,有力维护了河道干净整洁。
老党员巡河,共筑碧水防线。村党委积极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效应,与网格员、志愿者共同组成河道志愿巡护队伍,他们细致观察滨江河道生态,敏锐捕捉并上报潜在问题,成为了河道治理的敏锐“哨兵”和坚实“后盾”。巡河行动,不仅有效及时排查了河道安全隐患,还向群众普及河道生态环保知识,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守护者”,营造“全民关注河道、全员参与治理”的浓厚氛围。
综合治理,打造宜居生态。在巡河的基础上,村党委积极调动各方资源,组织老党员志愿者在滨江河新民村桥头、港池码头等关键区域协助网格员开展沿岸杂草、垃圾清理行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同时,村党委还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对周边企业的环保宣传及监管力度,严防工业废水非法排放,从根本上提升水质。老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推河道及沿岸环境进一步提升。
水美则家乡美,水安则百姓安。下一步,新合村党委将继续发挥退休老年党支部党员力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将“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河道治理的“绿色引擎”,协同推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陈力 陈海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