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农业科技 > 正文

0

吴江:跑出农业现代化加“数”度

来源:新华日报   2022-07-29 14:26:00
眼下,数字经济的浪潮为农业发展卷来一轮新机遇,吴江积极迎浪而上,以良好的农业基础为优势,创新探索农业数字化新思路,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加速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走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吴江路径,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走进吴江区七都镇浦江源太湖蟹生态养殖示范园,只见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轻轻一点,北部的陆家港闸口就自动开启,让太湖水涌进水渠,流入一方方蟹池。随即,一艘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投饵船开始自动投饵作业,把饲料往池中均匀投放,不留死角。与此同时,园区展示厅大屏幕上还实时显示着蟹池的溶解氧量、水温、PH值和有机物含量等数据,工作人员可由此判断水质情况,为科学精准养殖提供数据支持。

数字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浦江源是吴江的一个取景框。当白墙黛瓦的江南水乡新画卷徐徐铺展,当一枚枚农业现代化发展奖章收入囊中,已然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前列的吴江不由开始思索,要如何深化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眼下,数字经济的浪潮为农业发展卷来一轮新机遇,吴江积极迎浪而上,以良好的农业基础为优势,创新探索农业数字化新思路,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加速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走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吴江路径,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数字化转型底气充盈

以数字化转型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率先探路农业数字化,于吴江而言,并非跟随大流的盲目之举,而是农业实力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作为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吴江不仅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更始终坚持以现代化理念用好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数字化转型积攒起强大的发展信心。

步入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万亩整齐的稻田构成了赏心悦目的风景。当工作人员熟练地将田块信息输入主机后,后台系统即刻规划出相应的行走路径,接收到指令的多台无人收割机便开始自动作业。据了解,这些无人收割机每小时作业4至8亩地,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规避噪声、粉尘等对人体的危害。机器代替人力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正是吴江机械化水平的生动缩影。不仅如此,产业园还建成“一厅一馆六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教授专家工作站2个、粮油产业专家团队22个、实践基地4个,参与国家、省、市级各类农业科研合作项目22项,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2022年,吴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苏州市首家、江苏省首个以优质粮油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设农业园区,把碎片化的农业资源整合起来,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是吴江巧借资源优势,实现扬长避短的创新探索。自2007年以来,吴江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16亿元,建成各级各类农业产业园、示范园、科技园、精品园1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8家、区级3家,园区总面积超28万亩,印证了吴江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不俗实力。

抢跑农业数字化转型,吴江的底气远不止于此。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面积17.95万亩,创建苏州市“三高一美”示范基地30家;全区拥有苏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苏州市级26家,总数位居苏州大市第一;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6.37%,获评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各项数据表明,开展农业数字化转型,吴江已水到渠成。

随着2016年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在吴江召开,瞄准农业农村数字化的一项项深度变革在吴江应运而生、拔地而长,为现代农业插上“智能化翅膀”。吴江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在率先探索农业数字化道路上走在了前列。目前,全区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73%,规模设施物联网技术应用率达26.39%,拥有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9家。

政企携手推进转型升级

“会”种地变成了“慧”种地,电商成为了“新农具”,数据成为了“新农资”……来到吴江乡间,不难发现,数字技术已融入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有着前瞻目光的吴江人看来,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局限于农业数字化生产,而是需要政府、企业齐心协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全面数字化。

企业发挥好主观能动性,让数字技术直通农业生产。炎炎夏日,走进位于同里镇北联村的苏州立美园艺科技有限公司1.5万平方米全开屋顶式智能温室里,自动播种流水线、智能恒温催芽室、智能喷灌、智能补苗机器人生产线等协同运作,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生动展演从一粒种子到一株成品苗的“智造”之路。立美园艺总经理毕红贤告诉记者,一旦公司流水线全部上马,将实现年产各类园艺作物种苗约1.2亿株,成品花卉约1000万盆,产值8000万元。

在流通环节,农村电商又把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带到了“城市餐桌”。吴江农业电商围绕区域特色产品——“一根丝”“一只蟹”“一壶酒”做文章,电商创业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为农业增添了高质量发展活力。位于震泽镇的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搭建起企业电子商务团队,近两年年电子商务销售额高达近2亿元,让传统养蚕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与此同时,政府也全力借助数字技术做好服务保障,携手让数字化转型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打开吴江农业农村“一张图”管理平台,点击其中的智慧物联模块,来自吴江区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园艺等几大主导产业的实时视频画面和对应的生产数据跃然眼前,有效提高了农业管理服务能力。除了搭建农业信息资源平台,吴江还着力补齐数字基础设施短板,精准赋能服务保障。吴江推进智能化监测,通过智能监测装备,有效缩短病虫测报周期,大幅提升精准监测、科学防控和灾害预警水平。目前全区共建成农业“四情”智能监测站2个,虫害性诱智能监测装备9台,实现主要农作物病虫智能监测全覆盖。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公布“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名单”,吴江区榜上有名。

企业用好数字技术生产、政府用好数字技术服务,共同跑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加“数”度,让农业现代化成色更加鲜亮。

培育数字经济时代新农人

正值水稻拔节生长的重要时期,八坼街道新营村内,时时忙碌在田间地头的身影却变少了。农人们只需打开手机,就能通过小程序实时掌握土壤温度、湿度和天气预报等数据,并获取专业的种植建议。虽然外出看管的次数降低,种养效率却有了实打实提升。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足不出户就能管护好田地,从“靠经验”到“凭数据”,在吴江,这样的新农人越来越多。吴江人清楚地意识到,发展数字农业,核心是数据,但关键在人,必须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让农民用好数字化“新农具”。

培育新农人非一朝一夕之功,理念更新是基础。用视频故事推广乡土植物,并发布到各类短视频平台,推动线上销售;开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溯源平台,把每一个食品安全管控环节都纳入平台监控,实现高效管理;以社区电商模式打开农产品销售新思路,将传统批发配送业务转为线上模式,组建团队开展电子商务销售,为农户增收提供动力……7月16日,以“聚才聚智聚乡村 创业创新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吴江区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举办,来自长三角示范区的多位选手登台晒出农业数字化创业创新的金点子。通过该赛事的举办,吴江把这些数字农业项目推介到广大农民面前,以一个个生动案例传递数字化新理念,营造出浓厚的转型氛围。

新农人既要懂理念,也要有技术。7月6日至8日,吴江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农业电子商务培训班,来自吴江各区镇、街道的80名新农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系统学习了电商应用技能,增强了对数字时代的适应能力,让数字科技真正赋能于农。

事实上,通过培训帮助新农人掌握数字技术,在吴江已成常态。去年6月21日至27日,吴江区开展以“新农具服务农民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带动2000多人观看手机互联网直播,学习手机这一“新农具”的“花样”用法,及时全面了解最新农业科技讯息,掌握运用 “短视频+直播”,开展农业生产智慧管理,助力农产品销售等,让“新农具”赋能农业高效生产、农民持续增收。

夏日生机正勃发,吴江的新农人挥舞着数字化“新农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野上开垦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风景。

标签:数字技术;电商;吴江

责任编辑: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