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农业科技 > 正文

0

把心交给田野,做个快乐新农人

来源:南通网   2022-01-30 10:37:00
雾霭沉沉,细雨飘飞。27日上午,走进海安五一家庭农场车间,农场主陆华正在摆弄新入的白色“长龙”——一条长约20米的加工线。

雾霭沉沉,细雨飘飞。27日上午,走进海安五一家庭农场车间,农场主陆华正在摆弄新入的白色“长龙”——一条长约20米的加工线。(右图 周强摄)

“烘干好的稻谷直接倒进去,经过初选去杂、去壳、碾米、抛光、筛选、色选等工序,一步到位,出来的就是均匀饱满色泽光亮的‘优美优’品牌大米。”陆华抚着机器开心不已。

1981年出生的陆华是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去年被评为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曾经从事农业机械修理的他,深深懂得科技的力量。“传统农耕技术费时费力,有了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加持,可以轻轻松松做个快乐的新时代农民。”

院落里,仓库间,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农机。如今,陆华通过流转土地创建的五一农场已经达到2000多亩规模,拥有65台(套)智能化机器。一台红色“巨无霸”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陆华介绍:“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拖拉机,装载了全自动导航,不仅仅是告别了传统繁琐的人工操作,更能实现无障碍直行。”他指指旁边的普通款,“那种也不错,驾驶室有空调,再热的天也不会灰头土脸。”

高度机械化助力产量大大提升。去年农场的稻、麦亩产分别达到670公斤、425公斤,农场收益突破500万元。

问及成功秘诀,陆华憨憨一笑:“除了高度机械化,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尊重科学,二是高效管理。”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盯紧天气,抓住季节,适时播种,适时收割,适时出售。此外,从播种育秧到收割加工,全程做到无缝衔接。

因为高效,陆华总能做到比别人快一拍。从水稻育苗到移栽,他从不耽搁时间。时间宽裕了,他的稻谷不但生长更充分颗粒更饱满,还能赶在国庆前收割,打出“时间差”,在国庆期间新米上市,成功打入上海市场,成为上海人喜爱的“国庆大米”。

“国庆大米品相好口感佳,够新鲜又稀有。好产品才能卖上好价钱,所以抢抓时机很重要,”陆华说,“我卖1块8,晚上市的只能卖1块5,每斤多赚3毛钱,你说香不香?”稻谷收割完后,立刻种植油菜,赶早上市,又能收获一波红利。

谈到未来,获评南通市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称号的陆华说,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用最好的品质赢得口碑做大市场。新上的大米加工线花费百万,但是值得。之前去别处碾米一次起码囤10吨,现在随销售随加工,可以保证极致新鲜。

仓库里几个工人正在搬运大米,同组的村民徐桂芳说,土地租给农场,每亩地拿800元租金,平时再来打打零工,一年挣个万把块零花钱,日子很安逸。

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这是未来农业必然的发展方向,需要一大批用知识武装大脑、有胆识有魄力的新农人。作为探路人之一的陆华已经摸爬滚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越来越多的能人活跃起来,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把心沉下来,交给田野,这片土地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馈。”已经获得乡土人才副高级职称的陆华深有感触。

农场周围,是一望无际绿莹莹的麦苗。来年,必将又是一个丰收年。本报记者 汪小林 苏敏

标签:农场;新农人;科技

责任编辑: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