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中国江苏网>现代农业 > 观光农业 > 正文

0

美丽休闲乡村如何激活“美丽经济”

来源:南京日报   2023-09-11 12:34:00

农业农村部网站近日公布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高淳区漆桥街道茅山村榜上有名,成为此批南京市唯一入选村落。加上此前陆续入选的9个村落,南京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数量已达10个。

美丽休闲乡村,美在何处?休闲产业又如何凸显特色?记者赴多个美丽休闲乡村进行采访。

上新

南京市又添“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

步入高淳区漆桥街道茅山村高岗自然村,青砖白墙、飞檐翘角,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一栋栋别具特色的建筑与周边山水相互辉映,宛如一幅灵动的秋日油画。

“这里山清水秀,有迷人的乡村田园风光,能让人身心放松。”游客赵雪已是第三次来高岗游玩了,当初她在朋友介绍下来到高岗村,带着孩子做手工、散步、看风景,悠闲的生活让她倍感惬意。

高岗自然村是茅山村休闲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茅山村立足全域覆盖的美丽乡村基底,打造民宿经济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高岗自然村桐画田园民宿入选文旅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此外,茅山村积极培育富民特色产业,依托山地资源优势,村集体引进种植早园竹600多亩、葡萄80亩、蓝莓180亩等,四季瓜果飘香、鲜花盛开,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80万元,更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夯实了产业基础。

“村子正加快由传统种植养殖向都市休闲农业转型,目前建成省级主题创意农园2个,市级大中学生耕读基地1个,市级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1个。”茅山村党总支书记何玉宝介绍,去年该村接待游客165.8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综合收入达3.155亿元。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行政村为主体单位,在发展提升乡村休闲产业方面呈现产业优势鲜明、服务功能健全、乡风民俗良好、品牌效应明显等特点。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加上此次入选的茅山村,南京市已有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除茅山村外分别是:江宁黄龙岘村、六合大泉村、浦口侯冲社区、高淳蓝溪村、江宁孟墓社区、江宁大塘金村、溧水石头寨村、栖霞桦墅村、溧水吴村桥村,这些入选乡村结合自身乡村资源禀赋,挖掘乡土产业、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成为南京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成果的生动样本。

特色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产业

打造美丽休闲乡村不仅可以展示民俗文化、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田园,也是发掘乡村价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更能不断开辟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江宁区江宁街道牌坊村辖下黄龙岘自然村,是南京市首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据介绍,自2014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以来,黄龙岘先后发展起农家乐餐厅、乡村民宿等近50家,村民人均收入从开发前的1.8万元提升到目前的10.8万元,兴建起黄龙岘茶文化博物馆、茶事体验馆炒茶坊、“见山茶屿”文旅空间、“秘境野萤”轻奢营地等多种“茶文化+”农文旅融合业态。

以黄龙岘为代表的乡村休闲产业在田野上拔节成长,折射出南京市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的态势。记者梳理发现,南京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结合自身乡村特色,拓展各种新业态,释放出更强的富民效应,奏响一曲动听的“田园牧歌”:六合大泉村、江宁大塘金村等将农业观光采摘、农业科技科普有效结合,打造高科技生态农场,开展亲子游与科普游等;高淳蓝溪村、茅山村等利用自身生态环境建设农家乐、民宿等开展乡村旅游;江宁孟墓社区等则结合不同农时举办采茶节、榨油节等富有农味的节庆活动,持续强化休闲体验。

丰富的乡村休闲体验,吸引越来越多市民下乡体验。根据“南京乡村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模型推导,今年7—8月,全市休闲农业点累计接待游客568.23万人次,同比增长32.23%,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建议

规划先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乡村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农业产业资源,承载着人们对亲近自然的向往与情愫,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价值正在被重新审视——如今,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系副教授黎孔清表示,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南京市的乡村休闲产业形态也不断丰富,形成“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业态发展态势,休闲产品逐渐向精品化、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同时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在黎孔清看来,尽管目前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不少地方仍对乡村休闲产业的认识较为简单,导致产品类型不够丰富;此外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产品不能与当地文化紧密融合,导致特色不足。对此,她建议,要建立思路清晰、因地制宜的乡村休闲产业规划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同时深入挖掘适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新业态新模式,细分目标市场,打造特色品牌,走好差异化发展路子;进一步整合人才、资金、技术等产业要素,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强化联农带农作用,构建乡村休闲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如此才能顺应新发展要求,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更多美丽乡村成为乡亲们的“聚宝盆”。记者 刘全民 王怀艳 王丽华 通讯员 邢逸群 史青山

标签:

责任编辑:张静